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吉州窑瓷器有没有上门收购的公司

时间:2017-12-25 11:41

  吉州窑由于无法改变瓷土中含砂量大的事实,形成了重釉轻胎的生产习惯,在坯胎制作上较为草率,刻意追求釉色变化,博采众长,丰富多变,各地窑场主要瓷品的釉色在这里几乎都有生产,既有南方窑系流行的黑釉、黄釉、青白釉,又烧造北方窑系常见的乳白釉、褐釉、绿釉和琉璃器,以黑釉为大宗,在同时期各窑场中釉色为丰富。各种釉色瓷器烧造的大致情况是:唐、五代主要烧造酱褐、青灰釉和乳白釉瓷;北宋时,酱褐、青灰釉瓷停烧,乳白釉瓷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新创黑釉瓷,并成为宋、元时期瓷器的主要品种;南宋时,新创釉下彩绘瓷,酱釉瓷。

  黑釉瓷又称“天目瓷”,是吉州窑有名、具代表性,也是产量大、品种丰富、装饰工艺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创烧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并延续到元代,是顺应宋人斗茶风习而产生的。吉州窑黑釉因含铁量比其他窑口低,而钛、钾、钙、镁的含量相对要高,故烧成后,釉质肥厚莹润,黑色深沉柔和,仔细观察,可见黑中泛褐、泛紫、泛红,纯黑者少,釉薄处表现得更为明显。器型有罐、瓶、壶、碗、盏、碟、钵、盆、粉盒、炉等。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价格:RMB3,140,000----日期:2016-01-16

  吉州窑双龙花口开光瓶壹对------价格:RMB1,260,000----日期:2016-04-20

  吉州窑仿剔犀四叶开光如意云----价格:RMB5,480,000----日期:2016-10-13

  吉州窑彩绘海滔炉--------------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6-03-20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6-13

  近几年吉州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宋吉州窑木叶纹碗--------------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6-11-07

  吉州窑仿剔犀四叶开光如意云----价格:RMB5,680,000----日期:2016-06-24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10-13

  吉州窑彩绘海滔炉--------------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6-06-10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6-10-27

  谈到吉州窑的概况与成就,就不能不提吉州窑中的一处重要窑场——临江窑。临江窑位于吉安市天玉镇内,靠近赣江的东岸,与永和窑隔江相望。1991年在京九铁路勘探时发现了吉州临江古窑,因大量与吉州永和窑相类似产品以及青花瓷、仿龙泉窑产品,因而被列为吉州窑的一支主要遗址,也有力地证明清代兰浦著《景德镇陶录》所记载的“宋元吉州分窑”的情况,是比较可靠的。据临江窑遗址发掘报告,该窑址堆积与作坊遗址高达四米,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

  这件梅瓶装饰工艺是釉下彩绘,吉州窑的釉下彩绘以铁元素为色剂,一般不施化妆土,直接在上用铁质彩料绘画,然后再罩一层薄透明釉,烧成后彩绘多呈黑褐、褐色或红褐色。其彩料随所含金属比例不同,而导致多种的呈色效果出现差异,同时窑温的变化也影响彩绘色调。吉州窑的颜色釉瓷为人称道的是黑釉、绿釉和釉下彩绘,其中每类釉色还有区别,如黑釉瓷有纯黑釉、窑变釉,以及黑褐釉。釉下彩绘有白釉地黑褐花,也有黑褐釉地白花等等。吉州窑的颜色釉再罩一层薄的透明釉,这种透明釉随着窑温的高低产生出高亮玻化釉,或是呈半透明釉。在南宋鼎盛时期的永和窑精品一般地釉和透明釉质量非常好。梅瓶就属釉料上佳的一类。吉州窑的烧瓷温度不太高,所以器物上缩釉爆釉等情况少见,黑釉一般釉层薄。

  像建窑黑釉在烧造过程中,因釉厚下垂而形成的“流泪”现象鲜有。由于铁料着色剂比较稳定,依靠釉层的遮盖、经焙烧而显露明澈晶亮的艺术效果。同时色彩在釉下,彩绘不易磨损腐蚀,色泽莹润,经久不变,深受民众青睐。从江西丰城市“淳熙十年(1183年)墓所出牡丹纹瓶,南昌县“嘉定二年”(1209年)墓彩绘奔鹿纹罐和彩绘莲花纹炉等精美器物来看,吉州窑的釉下彩绘技术在南宋前期已达到了十分娴熟、精致的程度。这件南宋梅瓶可说是南宋吉州永和大窑彩绘顶峰时期扛鼎之作。犹为可贵的是梅瓶彩绘采用了黑褐釉地白花的装饰风格,画意高超,工艺精湛,严谨细腻,丝丝入扣,显示出器宇不凡的珍贵、稀罕的价值。

  北宋,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1964年安徽宿松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墓。通高32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2.3厘米。上半部盖塑成蹲踞的狮子,狮侧目昂首,尾巴上翘,蹲在莲蓬果上,狮颈部挂有三个铃铛,前足踏彩球,姿态雄健,生动活泼。下部台基塑成一莲花须弥座。莲瓣有的特意不施釉,露出黄白色胎,别有韵味,绿釉肥厚光润,造型和装饰颇具匠心,安徽省博物馆藏。

  梅瓶中的莲花在中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莲花纹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1972年上海灵山南朝墓的青瓷莲花尊,通体装饰带有浓厚宗教敬畏色彩的莲花纹样。同时也反映出制瓷工艺的巨大成就。我国瓷器上的莲花纹到唐代逐渐淡化宗教色彩,多了几分生活气息,突破了一直以来莲花的图案化、规范化模式。宋代以来陶瓷莲花纹样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人们的宗教精神思想与世俗观念充分地发挥出来,大量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的图案十分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