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春拍中,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8323.12万元的价格,创下明朝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作为我国瓷器中的典型器型,玉壶春瓶(简称“玉壶春”)以撇口、细颈、削肩、垂腹、圈足,以柔和的弧线构成丰满、匀称的瓶体,颇富美感。
一只明朝的釉里红玉壶春瓶30日在香港以7852万港元(约合1013万美元)的高价拍卖,创下了明朝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买家当场宣布,将这只瓷瓶无偿赠予澳门博物馆展出,让世人共享这件中国瓷器的精品。
郎窑红玉壶春瓶----------------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1-13
龙泉窑粉青双龙耳不游环瓶------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6-08-15
郎窑红玉壶春瓶----------------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6-06-03
明初龙泉窑青瓷玉壶春瓶--------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6-09-09
龙泉窑青瓷狮纽盖双龙耳香------价格:RMB1,260,000----日期:2016-10-15
近几年郎窑红玉壶春瓶市场成交的价格:
龙泉窑粉青双龙耳不游环瓶------价格:RMB3,330,000----日期:2016-09-01
龙泉窑青瓷狮纽盖双龙耳香------价格:RMB5,310,000----日期:2017-05-24
郎窑红玉壶春瓶----------------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1-08
郎窑红玉壶春瓶----------------价格:RMB3,580,000----日期:2017-05-03
龙泉窑粉青双龙耳不游环瓶------价格:RMB2,870,000----日期:2016-02-25
郎红釉面玻璃光泽强烈,釉子清澈透明,光亮夺目;祭红的釉面凝厚莹润,釉子浓郁呈失透状。郎红釉流动性大,口沿下因此显露出白色胎体,此“脱口”为郎红典型特征,再则,底足有一环深褐色的积釉,称“垂足”,但流釉一般不过足,故所以郎红瓷独具“脱口垂足郎不流”之风貌;祭红基本是色不脱口、釉不垂足,即使底足略微有积釉现象,由于积釉较薄、规整,亦明显有别于郎红。祭红的另一特征是器口与足根处,均有醒目而地道的“灯草边”;而郎红器要么没有“灯草边”,要么系“人为涂施的一层厚而含有粉质的白釉或浆白釉”
先说“玉壶春”。玉壶,初的含义自然是玉质的壶,或者像玉一样的瓷壶。有诗云:“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赋“玉壶先春,冰心可鉴”。“春”指的是酒,唐代时人们多称酒为“春”,后代沿用。至今为止,许多酒的名字仍然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粮春等。玉壶春也被认为是一种酒的名字,而这种酒必有一定的知名度,以至用来装玉壶春酒的瓶子也盛行起来,撇口、细颈、垂腹、圈足的造型就称为玉壶春瓶。
霁红釉是红釉的一种,属高温铜红釉。元代开始试烧红釉瓷器,但到了明永乐时期,中国陶瓷史上才次出现纯正的红色,也是明代景德镇陶瓷工匠的一项重大贡献。由于红得鲜艳,人们称之为鲜红,又由于像红宝石一样,也称为宝石红。但红釉瓷极难烧造,原因就是铜在高温中呈不稳定性。宣德以后,红釉瓷锐减。成化、正德也曾力图让御器厂烧红釉,但没有成功。嘉靖时期亦如此。后来不得不用矾红来顶替鲜红釉。矾红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低温烧成,比铜红釉难度低,呈色也稳定。直到康熙年间,郎窑红、豇豆红等红釉瓷器的诞生,才到了能真正掌控红釉瓷烧造技巧的时代。但到道光年间,各类瓷器均江河日下,与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瓷器相比已无可企及。但是官窑瓷器依然是同期瓷器的上品。唐山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霁红玉壶春瓶是真正的道光官窑,釉色娇而不艳,鲜而不过,红中透紫,紫而不兰,色泽深沉而安定,不愧为我们的馆藏珍品。
郎红的釉色鲜红艳丽,由于流动性大,通体上下、甚至前后,釉色的变化显得活泼、灵动、多姿:器物口沿下露白,器身越往下色泽越浓重,釉色浓处好似牛血初凝,而红釉稍薄便会出现如鸡血一般鲜红,非常美妙。这艳丽的釉色,被看成一代绝品,是郎窑瓷的代表作。其近底足处又常因积釉过厚呈暗红色或黑褐色,且会出现一环呈羽翅状的黑色纹理(俗称野鸡翅),又非常奇特;祭红则釉色通体匀净、少见变化,相对而言,典型永宣祭红釉呈鲜红色,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宽,在35毫米之间,清代红釉大多色泽凝厚深沉,口或底边的“灯草边”较窄,约12毫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