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纹饰上来看,多选用来自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题材,如牡丹、菊花、桃花、缠枝花、双鱼纹、鸟兽纹、双龙纹、双凤纹、山水人物、亭台楼阁、神仙故事等,都是常见的图案。如清宫旧藏器“莲花飞蝶镜”,环绕镜钮饰一周圆点纹,外围缀以三朵莲花,间饰三只蝴蝶,极具图案化。此类铜镜洛阳附近较多。再如“龟鹤仙人镜”,元宝形钮,钮侧有长须仙人端坐,饰背光。钮另一侧是童子献寿图案。钮上有飞鹤,钮下饰龟和花草。纹饰间空白较大,铸造也粗糙。
此类镜与器比较,1974年浙江衢州市龙游公社一面菱花镜与之纹饰相同(《浙江铜镜》147);《岩窟藏镜》四·29与此镜图案相同,但纹饰左右相反,据称系“宋金时期山东东南路修公路时”;另《四川省铜镜》也载有两面,一为重庆,一为绵阳。
五子登科镜--------------------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6-05-19
唐龙纹葵花式铜镜--------------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6-10-17
仙骑纹菱花镜------------------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7-04-02
五子录取镜--------------------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7-02-14
四乳神兽镜--------------------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7-11-12
近几年五子登科镜市场行情价格:
五子登科镜--------------------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7-02-14
铜‘五子登科’镜--------------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2-08
五子登科镜--------------------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6-08-25
“青羊”半圆方枚镜------------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7-11-03
五子登科镜--------------------价格:RMB3,150,000----日期:2017-04-21
其次从器形来看,出现了手柄镜,如旧藏的“长柄仙人镜”。此类镜图片出版较多,目前仿造的也多,但仿造者常将镜身与手柄一次性浑铸,不得要领。还有一种短柄的铜镜,柄上部有镜托,柄下部有穿系孔,镜身图案是一个大大的“”字纹,周围饰龟、鱼纹。此类短柄镜图片很少出版,目前未见仿造。除手柄镜外,镜身的形状也有变化,如亚字形、桃形、葵花形、钟鼎形、瓶形、方形、长方形等。另外,金石学在宋代兴起,好古、蔚然成风,所以此阶段还出现了一些镜,如仿汉镜、仿唐镜等。
后,铭文内容有了很大变化,这也是宋代铜镜上显著的特点。当时镜背流行题著铸镜者的字号、工匠姓氏、作坊所在地等字样。同时,一些颇具盛名的作坊为防假冒,还要在镜背标明具体的街巷地点和宣传精工制造的广告。如“湖州真石家无比炼铜(照)子”、“湖州仪凤桥石家真正一色青铜照子记”、“饶州叶家久炼青铜照子”等。其中为常见、保存至今数量大的是湖州镜。如宫中旧藏的“湖州镜”,左右各饰一长方铭文印记,分别为“湖州符十真炼铜照子记”和“每两一百文”。此类镜、发表都非常多,多作“石家”,系南宋时期物。
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已经远远超过了瓷器的制作。“先设计纹饰图案,现在尚不完全清楚是用泥、石材还是其他材质做模,有了模子以后再拿土胚打制泥范,之后再风干一两个月,烧制成陶范,然后用配伍好比例的青铜液进行浇铸,后做后期加工打磨。”一直到秦汉之后,青铜器逐渐被一些陶器所代替了,但是镜子是没有替代品的,所以一些古老的工艺都延续到铜镜上,做得也越来越精细,一度达到了青铜之巅。
古时候,如果了这些青铜器,“在当地都会认为是出宝了,要做一个祭祀仪式。经常在一个铜器上看到这样的记载,买这个花了1500两白银,买那个花了3000两白银,按照当时的价格来换算,很多都比现在交易的价格要贵。”赵春安解释说,这些青铜器,基本上都是皇室贵族留下的文物。“夏商周时期铭文记载,一般是立功以后得了50贝或者几百贝的奖励,来做成青铜制品,为的是保佑自己,保佑子孙。”在西方,得到认可的也是中国的青铜器,“他们认为这是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结晶。”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在古代,铜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正因为铜镜的这些特征,才使得狄秀斌会长对其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说起狄秀斌的收藏之路,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起初,狄秀斌收藏的有明清官窑瓷以及一些高古瓷器,后来慢慢进入铜镜收藏圈,说起狄秀斌的铜镜收藏,这不得不说带他进铜镜圈的一个叫“三乐”的人。三乐,原名俞金林,是铜镜启蒙较早的人,1983年中国还没有收藏铜镜的民间藏家,他因为在文化馆工作,参与了文革查抄文物清理工作而接触到了铜镜,三乐对铜镜非常痴迷,算得上铜镜收藏界的大家,具备对铜镜够的鉴赏能力。2008年的一个晚上,在狄秀斌生意伙伴的介绍下,狄秀斌与之有了一面之缘,三乐为狄秀斌介绍了铜镜市场,这让狄秀斌对铜镜有了初步的认识与兴趣,于是,狄秀斌就开始了铜镜的收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