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谷纹玉璧和卧蚕纹则变得较为流行。汉代之后,玉璧在纹饰方面则显得更为精美,璧面上经常刻有两到三层纹饰,并且多以蒲纹、变形龙纹等为主。据考古专家和玉器研究者考证,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早并延续至今的臻品,因而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不菲的市场价值。
璧,作为用来祭祀、礼聘、殓葬、辨等级、明身份、表财富的重要礼器,是中国玉文化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在它近七千年的漫长生命中,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政治、礼仪、经济、生活及人文精神。
它约在6000多年前出现,其存在范围包括了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含山文化,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等,其中以良渚文化时期的玉璧为有名,其数量多,制作精,使用率也为频繁。其后一直绵延昌盛至夏、商、周、春秋战国及两汉,汉代以后走入低谷,宋与明清极力,遂又风行天下,但已仅存其形而无其实。
战国蝌蚪纹玉璧一对------------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6-02-23
战国时代/西汉代白灰牛纹玉----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7-11-26
玉剑璲、小玉璧、工字珮共------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7-04-22
螭龙纹玉璧--------------------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7-02-25
玉剑璲、小玉璧、工字珮共------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7-09-21
近几年战国玉璧市场行情价格:
螭龙纹玉璧--------------------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11-03
战国谷纹玉璧------------------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4-15
战国蝌蚪纹玉璧一对------------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6-03-05
近代红木嵌战国玉璧插屏--------价格:RMB1,680,000----日期:2017-12-02
战国乳丁纹玉璧----------------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7-12-18
Ⅰ式:浅浮雕虺龙纹(图一:1):直径5.2l厘米,孔径2.8厘米,厚0.7厘米。乳白色,扁圆体。内外边沿琢出凸起的弦纹,两面皆雕隐起的六组虺龙纹。山西长治分水岭53号墓。
Ⅱ式:阴刻虺龙纹(图一:2):直径15.4厘米,孔径6厘米,厚0.5-0.9厘米。青玉质,有褐色、灰色、红色沁。扁圆状,薄厚不一,一面有一道明显的切割痕。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琢两周阴线廓,廓内阴刻网格纹和虺龙纹。湖北荆州熊家冢4号陪葬墓出。
Ⅲ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图一:3):直径8厘米,孔径3.4厘米,厚0.6厘米。青白玉,一侧沁为褐色。内外边缘以綯索纹为界栏,表面浅浮雕云纹,其间夹以谷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Ⅳ式:阴刻云谷相杂纹(图一:4):直径7.1厘米,孔径3.15厘米,厚0.4厘米。青玉质,有黄褐色沁。扁平体,正圆形,两面纹饰相同,皆为阴线较宽的云谷相杂纹。河北平山中山王墓。
Ⅴ式:浅浮雕谷纹。又有两种形态:一如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墓所见者(图一:5):外径11厘米,内径5.9厘米,厚0.65厘米。灰绿色玉质,局部沁为黑色。圆形扁平体,两面饰谷纹,纹样单元形态较扁矮,形同卧蚕。又如安徽长丰杨公8号墓的一件玉璧(图一:6):外径14厘米,内径4.7厘米,厚0.6厘米。白玉质,局部沁为褐色。扁圆状,内外缘琢出斜棱。表面满饰排列规整的浮雕谷纹,纹样单元浮凸较甚,颇状乳钉。
山东博物馆馆藏鲁国大玉璧,1977年于鲁国故城遗址,为战国时期的随葬礼玉,周径32.8厘米,孔径11.6厘米,器型较大,为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大的一件。玉璧纹饰繁缛精美,璧身上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外两层装饰双尾龙纹,中间区域装饰谷纹,象征着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器型规整,玉质莹润呈青碧色,饰纹紧凑匀称,线条流畅,做工精致,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琢玉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
在今天,和氏璧早已失传,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战国时期相继的楚国墓葬中,我们的考古学者,也发现了诸多制作精美的玉璧产品,从这些玉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珍贵的历史价值。
玉璧自古有“苍璧礼天”之寓意。山东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理念中,也将该寓意融入其中:一楼大厅顶部镶嵌的直径20米的墨绿色玉璧造型穹顶,就是以这块玉璧为原型仿制的。当和煦的阳光透过玉璧洒落在大厅内,犹如历史之光穿越而来,整个大厅会呈现一派金碧辉煌而又神秘祥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