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27 02:04
昨日,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广汉三星堆举行,来自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农业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120多位专家齐聚于此,共商“青铜器的利用保护”。
一件待修复文物青铜神坛引起专家关注。这件文物编号K2③:296,全器残高53.3厘米,因被火燎而残损。与青铜神树一样,其被誉为三星堆为神秘的青铜神器。
“学术界普遍认为,神坛反映了古蜀人天、地、人三界观念。”据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郭汉中介绍,根据拼接的部分残片,神坛分三层,下层为圆形的底座和平行站立的两头怪兽组成。怪兽造型奇特,显然是综合了多种动物特征的复合型神物。神兽的角和羽翅共同承托一个圆座,
这样的造型在全世界都是二的!还有一具中型面具高22.5厘米,宽42.5厘米,面具呈方形,宽颐,广额,长眉,直鼻,长耳,耳廓较宽,耳垂有穿孔,耳前面颊的上、下及额部正中各錾凿一方孔。值得关注的还有一具宽1.32米、高80厘米、重100公斤的青铜大面具。[1]
B型面具就是这件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当更为精绝雄奇。
11月1日,在小榄古今通宝鉴宝会上,专家鉴出一三星堆铜质人面具,保守估价70万元,但由于其列属文物级别,不能进行拍卖。
此次鉴宝活动共吸引200多名藏家送来385件藏品待鉴。一位陈姓先生拿出一尊青铜铸造的人面具,其鼻梁高挑、面目狰狞,异于常人,由于年代久远,面具上布满了绿色铜锈。
超现实的造型使得这尊造像显得威凌八方,其神秘静穆、威严正大之气给人以强烈威慑感。它是天神还是人中至尊?令人费解的就是其夸张的双眼与双耳,是视通万里、耳听四方的神异能力的象征?古文献记载蜀人始祖蚕丛的形象特征即为“其目纵”。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还有一个人面蛇身、掌控天地明晦的天神烛龙,其形象特征是“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
在三星堆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奇特、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纵目面具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共3件,分大小两型。其中A型2件较小,B型的1件则较大。两型纵目面具造型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之处有三点:一是A型面具额部铸有数十厘米高的精美额饰,而B型面具额部正中则为一方孔。二是两型面具的耳部大小与取势不同,B型面具的桃尖状双耳甚大,向两边充分伸展并向上耸起,有飞扬之势;A型面具的耳朵构型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没有那么夸张,双耳取势基本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