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搪瓷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为转心套瓶,体态匀称。瓶高约40cm,瓶身鲤鱼图绘声绘色,镂空水波纹雕花规划大气富有,瓶颈上赤色“吉”字包含吉祥如意。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珐琅彩瓷的制作程序是:先在景德镇烧造里白釉外无釉的瓷器,送进宫中(个别的使用宫中收藏的明代永乐白瓷),再由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在碗的外部涩胎上用进口珐琅料描绘纹饰,然后入窑焙烧而成。雍正以后则以景德镇新创的细白瓷为胎,在白釉上施彩。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器,传世品多为色地画珐琅瓷器,均署“康熙御制”款。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6-08-08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玉壶春------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8-10
瓷胎珐琅赫墨彩山水碗----------价格:RMB2,140,000----日期:2017-04-28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7-10-26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6-08-14
近几年珐琅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纹观------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7-03-27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观音瓶------价格:RMB3,880,000----日期:2016-06-28
清珐琅彩花鸟纹胆瓶------------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6-04-11
御制铜鎏金珐琅嵌宝石、料西----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7-09-21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观音瓶------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6-11-26
2010年秋拍,在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搪瓷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钱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买卖的新国际纪录,超越估价40倍,一时受到很多业界人士的关注。竞拍者被业界权威人士证实为来自中国大陆的藏家,这再次显现国际拍卖界中的一股势不可挡的中国巨浪力气日益增强。这不由让大家对国内行将到来的秋拍高潮有了更多的报价幻想空间。
近年来,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接连创下了天价。部分藏家也随之把目光盯在了康、雍、乾,清三代时期的珐琅彩瓷。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一直飙升,而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泛起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其时的成交价钱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珐琅彩瓷器初创于康熙晚期。珐琅彩瓷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珐琅彩瓷是在已烧好的素胎上涂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珐琅彩瓷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珐琅彩瓷启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乾两朝,乾隆中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17世纪初,当法国传教士次将画珐琅器贡奉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被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即刻决定把珐琅这种新型装饰效果,移植到他爱的瓷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