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玛瑙的成因是火山岩浆喷发后散落在地上,再经过地球物质的长期硅化和造山运动的反复演变,才可能成为玛瑙。火山喷发时炽热的熔岩掉在地上,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与周围物质融合,并被裹上厚厚的尘沙,因而冷却后的玛瑙,其表皮必然产生质变,决定了它表面具有与一般岩石几乎相同的外壳,没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凭借肉眼自然无法从外部区别石头和玛瑙;另外,玛瑙属于广义的玉类,但不符合玉之“五德”,即不是真玉。玛瑙是玉还是石,从古至今仍在争议中,魏文帝曹丕《马脑勒赋》称“马脑,玉属也”;魏人张揖《广雅》称“码碯,石次玉”;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高辛》称“码瑙,石类也”;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则称“凡玛瑙非石非玉”。当然也正因为身份难定,才自成一类,从这个方面来看,楚国宫廷玉人两次裁决和氏璧为石头,极可能也是依照“五德”之类的标准,包括“润泽以温”;“解理自外,可以知中”;“其声舒扬,专以远闻”;“不挠而折”;“锐廉而不忮”。玛瑙不具传统玉德,楚玉人自然不敢裁定为“美玉”或“宝玉”,也只能曰“石也”,如此两次鉴定为石,遂造成卞和先后被砍去了左右双。
1963年,著名篆刻家邓散木为他用寿山石篆刻一颗龙钮印章,毛就特别喜欢。这颗印章通高5.5厘米,印面边长6厘米,称“龙钮大印”。毛逝世后,“龙钮大印”由韶山毛纪念馆收藏。
乾隆帝御宝海水螭龙钮青白玉----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03-22
清乾隆“自强不息”蹲龙钮碧----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7-10-08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蹲龙钮碧玉----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6-01-08
乾隆帝御宝海水螭龙钮青白玉----价格:RMB2,230,000----日期:2016-12-28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玛瑙玉玺----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6-06-13
近几年玛瑙玉玺市场成交的价格:
玛瑙龙钮玺--------------------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7-07-09
乾隆帝御宝海水螭龙钮青白玉----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6-11-13
御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价格:RMB3,160,000----日期:2016-06-26
康熙帝碧玉玺------------------价格:RMB1,830,000----日期:2017-03-01
乾隆帝御宝海水螭龙钮青白玉----价格:RMB1,820,000----日期:2016-04-06
12月17日,尽管受到欧洲一些收藏机构的撤拍警告,法国艾德拍卖行还是坚持拍卖了一枚中国清朝的乾隆玉玺。这枚玉玺终被一名神秘的电话竞拍者以112万欧元(约合92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得。
雍正的印玺没有准确数量上的记载。根据档案、宝薮、实物综合起来考察,有了一个比较确切的数字,是253方,这就是雍正刻过印章的数目。但奇怪的是,乾隆元年对雍正的宝玺进行清理,得到的数目是204方,相差的40多方印玺不知去了哪里。雍正的这204方印玺绝大部分都留下来了,北京故宫有160方。雍正的印章大部分都是用当时比较流行的石材——寿山石刻的,占90%,都很朴素。
玉石之美,聚日月之精华,集山川之灵气。古时社稷礼天以玉,帝王传国以玉,君子比德以玉,妃嫔养颜以玉,雅士诗赋以玉,经典流传以玉,名流莫不藏之爱之。精美的玉器物件流传至今,皆已价值连城,故古语有云:有价玉无价。和田玉是中华美玉中为珍稀与珍贵的品种,被誉为“国玉”。建国六十年来,有着“国玉”美称的和田玉已增值千万倍,其惊人的增值速度震撼了整个收藏界。宝玺和和田玉的相结合乃完美配合。
玉玺是中国的国宝。12月17日现身法国艾德拍卖行的这枚玉玺,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玉制印章。玉玺高2厘米、长4.5厘米、宽3厘米,整体呈墨绿色,印章上刻有“御书房鉴藏宝”6个汉字。艾德拍卖行在其目录上称,“该玉玺来自一个法国家庭的私人收藏,是一枚从19世纪末保存至今的家族藏品。”据报道,玉玺拍卖前接到“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的多次警告。该协会称,“这枚英法联军1860年从圆明园的玉玺,是中国皇帝御书房的珍贵文物,如果艾德不撤拍,将对其提出偷盗罪和掩藏偷盗罪的起诉”。艾德拍卖行老板贝拉尔则称,“玉玺上的刻字证明它来自乾隆和嘉庆皇帝的私人御书房,这个御书房在紫禁城,不在圆明园。”
和氏璧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奇珍异宝,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与之相关的典故“和璧三献”、“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琢璧为玺”流传甚广。但和氏璧究竟是何材质,其与“传国玉玺”的关系,又是中国所有自然历史文化之谜中,引人关注而又争议极多的话题。笔者通过相关文史资料,推断和氏壁本身是一枚珍稀罕见的绿玛瑙,而满清入关前声称得自蒙古察哈尔部的“传国玉玺”,其材质是阜新水草玛瑙,并以辽宁地区专门从事春秋鼎熏图案的素活技艺完成,制作时间在1635年农历2月27日到农历8月3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