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8年国内明万历青花瓷上门收购价

时间:2018-01-31 02:45

  元代青花都是民窑制作,到了明代则是官、民皆烧,有的还是官搭民烧,官、民窑在制瓷技术上相互借鉴。明代官窑青花原料精、画工细、制作巧,且典重华丽整齐。民间青花自然洒脱、朴素、豪放简率。

  万历青花上的款识具有独特的时代风格。从字体布局到字体书写,与前代皆有不同。一是将朝代款与吉言或斋名、王府名、干支相结合,组成一体的款识,如“大明万历年德府造”、“大明万历辛丑年造”等。二是朝代款识,改变前朝隆庆款的“造”为“制”。三是字体上改变前朝的以楷书为主,而用篆、隶、行、楷。笔法刚劲有力,端庄工整。官窑器大多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如北京首都博物馆藏“明万历青花莲瓣形盘”盘底(图8),很少使用“万历年制”四字款。还有和其他字句合用的,如“古周饕餮,万历年制”、“万历年制,纯忠堂用”等。

  明万历时期青花瓷器使用的还是回青料,其色泽与嘉靖、隆庆有所不同,少数青花呈色还是蓝中闪紫色,但颜色稍稍变深。多数青花颜色变得淡浅,灰暗一些,显得不如以往艳丽了。民窑青花由于所用的青花料有上乘的浙江料和次等的景德镇水丰、玉山所出的土青,使器物上的呈色多样。概之,大致可分三种:一是用回青料绘制的青花,花纹蓝中泛紫,非常浓艳清亮,此类器物多属万历早期作品;

  人物故事纹饰常见高士图、老子讲经、东方朔偷桃,攀枝娃娃常现于婴戏图中。器物肩部边饰多用锦地开光花卉纹。外销瓷此时期特别盛行,其纹饰具有异国风味。如图所示,此器物一面为折枝牡丹蝴蝶,蝴蝶在树叶上飞舞,使画面增加几分生气;器物另一面为鸳鸯戏水,鸳鸯在宽阔的湖面悠闲游动。整个器物画面布局一面密集,一面疏简,赋有中国传统画的情趣,其诗意盎然洒脱自如。纹饰有色阶层现象,其釉质细腻,白净,是一件典型的明万历青花民窑产品。

  我国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清代在铸造工艺及细节装饰上,达到了顶峰。纵观近年来的市场行情,青花瓷有着漂亮的成交记录。尤其元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可谓在拍场上大放光彩,频现高价。

  明代万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年号)朝共48年,是明代历时长的朝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社会经济有所发展,由于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剧增,青花瓷品种繁多,数量巨大,还出现了对外贸易的外销瓷。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器物造型也开始转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此风格一直影响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器的面貌。

  由于外销的需要,构图上万历青花大量采用了开光的形式来表现纹样,“锦地开光”就是万历朝青花瓷装饰的一大特色。它借鉴于云锦,锦地有古钱锦、米字锦、梅花锦等,开光的形式有圆形、长方形、四方花瓣形、长方花瓣形等。如1996年中国嘉德拍卖的“明万历青花开光人物图盖罐”。此器高40厘米,鼓腹丰肩直口,底施轴落六字双圈官窑款,带有宝珠纽盖。肩饰缠枝灵芝,胫绘变形莲瓣,腹部是四面开光,内画人物图,盖上装饰以折枝花卉和云纹。青花发色蓝中泛紫,所绘人物生动传神,布局疏朗,层次清晰,是明万历时期的典型青花器物。盖上有纹一道,罐口磕一处。再如1982年出江西广昌纪年墓的明万历外销转内销的青花瓷盘,欧洲人称“嘉橹”,日本人叫“芙蓉手”,也是典型的外销开光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