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玩器物上,以儿童嬉戏、玩耍图案作为主题纹装饰的,称为婴戏图。它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宋代开始在各个窑口的瓷器上大量出现,其中磁州窑釉下彩绘婴戏图为出色,到明清两代成为常见的装饰图案,反映了封建社会民众传宗接代的观念和望子成龙的殷殷之情。
20世纪30年代起,马少宣的内画壶艺术,就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和评价。2004年,一只马少宣款水晶内画“寿臣”像鼻烟壶,在香港创造了170多万港元的拍卖价格,成为内画鼻烟壶的世界高价。
清料内画山水人物鼻烟壶--------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6-07-10
1898年孙星五作玻璃内画----价格:RMB3,950,000----日期:2016-10-20
王习三内画山水人物鼻烟壶------价格:RMB3,280,000----日期:2016-11-09
清叶仲三水晶内画山水人物鼻----价格:RMB1,170,000----日期:2017-05-17
清料内画山水人物鼻烟壶--------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7-12-07
近几年内画山水人物鼻烟壶市场成交的价格:
王习三内画山水人物鼻烟壶------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7-11-19
1898年孙星五作玻璃内画----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7-05-08
清闫玉田内画山水人物鼻烟------价格:RMB2,610,000----日期:2016-07-13
1938年画玛瑙内画「--------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7-11-16
清闫玉田内画山水人物鼻烟壶----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7-01-04
到了清嘉庆末年,出现了内画鼻烟壶,并在光绪年以后逐渐成为鼻烟壶的主流,使用的材质主要为水晶或者玻璃。制作时以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水晶或玻璃壶磨砂内壁上绘制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以及各种题款,画面结构复杂,使器物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鼻烟壶内画高手,其中,叶仲三(1875-1945)就是清末内画四大名家之一。
鼻烟壶,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叶仲三生于光绪元年,终生居住于北京崇文门花市,作坊名号“杏林斋”。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山水、虫草、花鸟、人物等无所不能,是同时期成功的内画大师,也是今天的诸多内画流派的开创者,其作品被收藏爱好者视为珍宝,在海内外市场历来受到追捧。1985年苏富比拍卖公司在美国纽约举办了一次鼻烟壶专题拍卖会,叶仲三创作的玻璃内画蝴蝶螳螂鼻烟壶、玻璃内画鱼藻图鼻烟壶以高价成交。
中国人吸闻鼻烟始于16世纪,由欧洲传入。早期只是利用瓶等简陋易得的器物盛放鼻烟,后来逐渐发展到使用玛瑙、陶瓷、等材质,经过复杂的制作工艺制作鼻烟壶。
庚午年为民国十九年,即公元1930年。此内画壶属于叶仲三风格成熟时期的作品,作于盛年,充分体现了作者人物画色块鲜艳,对比鲜明,笔端细腻生动,形象传神的特点,不愧其“内画人物一绝”的声誉。鼻烟壶现藏于武汉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