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陈曼生紫砂壶如何快速上门收购

时间:2018-01-26 03:37

  近两年,其实是整个艺术品市场深刻调整的寒冬期,许多名家字画在拍卖市场均遭遇价格跳水的尴尬,“景舟石瓢”为何能在精品如林的艺术市场上独领风骚?在广州艺术国际博览会艺术总监彭文斌看来,这是紫砂艺术与书画艺术在同一把壶上完美演绎的必然结果。

  相传近日,上海古玩古玩心迎来了两件稀世珍藏的宝贝:一件是民间无存量的百万美元银币券,另一件是陈曼生紫砂壶窑变。古董收藏行家都知道,这两件藏品不仅代表着一个时代政治和历史的变迁,也是对已逝去历史完美的见证与珍藏。其价值与意义更是无可估量。

  陈曼生------------------价格:RMB2,160,000----日期:2017-08-27

  清陈曼生、杨彭年合作延年壶----价格:RMB3,610,000----日期:2016-01-26

  杨彭年制陈曼生铭镜瓦壶--------价格:RMB3,880,000----日期:2016-07-07

  陈曼生------------------价格:RMB1,520,000----日期:2017-04-18

  清·陈曼生制梨形紫砂壶一对----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6-21

  近几年陈曼生紫砂壶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中期·杨彭年制、陈曼生刻----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6-12-23

  杨彭年制陈曼生铭镜瓦壶--------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6-03-16

  清嘉庆陈曼生製寿山诗文印盒----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7-09-05

  清陈曼生铭紫砂壶--------------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6-03-23

  陈曼生蕉兰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3,640,000----日期:2016-08-27

  有关陈鸿寿的生平资料很多,但多重复讹错,能用者甚少。其实曼生一生以幕客身份居多,他的众多名号如“种榆仙吏”、“夹谷亭长”等都是这一时期活动的佐证。曼生于诗、古文、词、书、画、金石、篆刻皆擅胜,长才名盛。“尝以书记游幕府间,引来当时名公争相延礼之”。实际他做到县官已届中年。文史中有说他是荆溪(宜兴旧称)的县官。如民国年间李景康、张虹所编《阳羡砂壶图考》中指出“曼生宰宜及制壶当在嘉庆二十一年左右。曼生宰宜仅一任。”不知所谓何据,但据查光绪八年刻本《宜兴荆溪县新志.乾嘉年间职官表》中根本无“陈鸿寿”之名,另外曼生制壶也不能定格在做官以后。上海博物馆藏《曼生铭竹节砂壶》,由金山县一座嘉庆八年的墓中,墓主乃王玷山,为湖北宜昌府候补道,卒于嘉庆五(1800)年,三年后入葬。此壶至迟也要嘉庆五年制成,那时的陈曼生年仅三十二岁,尚未拔贡,此壶的匠人名款盖的则是“万泉”印,那么此物的又可佐证曼生癖壶由来己久,且合作匠师亦不止杨氏兄妹矣。

  所谓"十八种样式"只是个约数,根据传世数量来看,曼生壶应该多于十八种。陈曼生不仅在宣纸上设计了壶样供杨鹏年依样制作,有时还会在制好的壶上亲自刻些诗文。诗文刻好以后他还会将"阿曼陀室"的印章印在壶底正中。制壶者杨鹏年的印章则往往印在把手上或壶盖里。

  陈曼生因为喜好紫砂工艺,曾经绘画出十八砂壶的图样,邀请杨彭年和邵二泉等制壶,并在壶上刻铭,被后世称为“曼生壶”。“曼生壶”融入文词之心、书画之韵、金石之味,一气呵成,浑然雅致,于是“艺林争宝之,得其一枚,珍逾拱璧”。陈曼生以文人的审美标准,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逸、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汇于紫砂壶中,或浑朴,或精巧,或玉色晶光,或明妍俊秀,或温雅古朴,或气韵隽永,力除繁琐和艳俗,增添了书卷气息和金石意味,在紫砂壶古拙纯厚的外表下,融入清新高雅的艺术情调。

  曼生壶集艺术、历史、文物、赏玩、实用、收藏等价值,承载有紫砂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古文学、书画、篆刻、金石文化等众多文化元素,融合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精华,从而成为几千年中国文化艺术精髓的代表者。

  紫砂壶鼻祖——陈鸿寿。是他,是他,就是他。他开创了紫砂的文人时代。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他的曼生壶。

  根据史载,1948年顾景舟精心制作了五把石瓢壶,由吴湖帆题诗句,分别由吴湖帆、江寒汀等画竹、梅图案,烧成后,除自己收藏一把外,其他四把均慨赠吴湖帆、戴相明、江寒汀、唐云4人。这五把壶陶、书、画、刻珠联璧合,被业界称为是文人气息浓郁的杰作。2010年上海古玩古玩心春拍,次把景舟壶推上紫砂艺术历史拍卖巅峰的那把“相明石瓢壶”,便是出自这五把壶当中的一把。五年后,另一把“大石瓢”以翻倍的成交价格再次见证了资本市场上的“顾景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