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战国五山铜镜上门收购正规的公司

时间:2018-01-05 16:26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思源堂中国青铜器珍藏”专拍后一件拍品——唐代花瓣形龙纹铜镜以超出估价数倍的33.85万美元成交(约合229.74万元人民币),创造了纽约市场近年中国铜镜拍卖纪录。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思源堂旧藏的这面唐镜估价4万至6万美元,已不能说低了,基本上符合当前中国市场中唐镜的行情。之所以能拍到33万多美元,说明近年国内市场铜镜行情迅速走高的事实,确实影响到了欧美市场。”

  铜镜发展至战国,仅从铸造地域上看已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由于西周晚期时制度已近乎礼崩乐坏,王威陵夷的同时,诸侯间却热衷于搞强权政治,《战国策秦策》曰“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这种局面至春秋后期,随着南方吴、越等国的壮大,争霸中原的斗争更加激烈。争当霸主,首要条件是增强自身的实力,因而各国也相继进行了一些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吕氏春秋上农》记载“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改革的结果,使各诸侯国的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手工业和商业两个方面,而此后铜镜文化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两个方面。

  山西晋泰银号五两腰锭----------价格:RMB5,740,000----日期:2016-05-10

  清五山铜镜--------------------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6-08-01

  清五山铜镜--------------------价格:RMB4,780,000----日期:2016-09-13

  “青羊”半圆方枚镜------------价格:RMB4,230,000----日期:2017-01-01

  战国四山镜--------------------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7-08-22

  近几年战国五山铜镜市场成交的价格:

  五山铜镜----------------------价格:RMB2,440,000----日期:2016-10-14

  龚心钊旧藏银质酒器一组--------价格:RMB4,460,000----日期:2016-10-06

  “青羊”半圆方枚镜------------价格:RMB3,950,000----日期:2016-09-18

  四乳神兽镜--------------------价格:RMB5,240,000----日期:2017-10-13

  瑞兽葡萄纹镜------------------价格:RMB1,430,000----日期:2016-02-24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

  战国铜镜的制作特点是形制轻巧,多圆形,少数为方形。镜较轻薄,厚度在0.1~0.8厘米之间,直径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镜纽多为细小的弓形纽,纽上也常有几道弦纹。纽的周缘常有圆形或方形纽座。圆形镜多为素卷缘,方形镜有较宽的边沿。

  流行于战国的铜镜有许多种,从纹饰类型上看,为流行且比较重要的当属山字镜和蟠螭纹镜。“山字镜”通常以纹饰中的“山”字数量命名。如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其中四山镜常见、五山镜较少,三山镜和六山镜为罕见。关于山字纹的含意,有学者认为,这是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也有人认为,秦汉至今的山字,几乎没有变化,山在古代象征不动、安静、养物等,如同现代寓意福、寿、喜字一样,含有吉祥之意。以上只是玩家的推测和想象,其“山字纹”的真正含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纹饰构图看,其纹样似从商周青铜器上的钩连雷纹上移植而来。不论是几山镜,其山字都是斜向排列,且山字都是凹弧的宽条带,字上不施任何纹饰,只在地纹上饰细密的羽翅纹,疏密有致,相得益彰。但战国早期的山字镜较薄,厚度一般只有0.1至0.2厘米,中晚期出现了不足1厘米厚的铜镜。述至此,感而叹:“五山楚式镜,二千五百年。勃兴信史载,铸工艺精湛。筑氏执下齐,铜锡合金坚。繁缛纹饰细,漆古绿锈斑。品鉴姊妹镜,悉知一公案。光亮弗须磨,天清明高悬!”

  中国铸造铜镜有着4000多年历史,但上古之镜极少,一直到春秋时代都不多见。当中国铜镜的历史翻到战国这一页的时候,人民惊异地发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铜镜变得如此绚丽多彩、种类繁多。这面五山纹镜便是例证。而且铜镜的形制、纹饰也规范化。纹饰有几何纹、动物纹、蛟龙纹、卷云纹、花叶纹、连弧纹、菱形纹等。山字纹是战国铜镜中常见的纹饰,主要流行于楚地,考古上称其为“楚式镜”,有三山、四山、五山和六山镜之分。其中以四山镜居多,三山、六山甚为少见。五山镜也是“偶见”。目前,五山纹“楚式镜”安徽也只有这一件,湖南省也仅有两件。国之珍宝,当之无愧。

  这面战国中晚期五山纹青铜镜,现藏邓州博物馆,与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55页图示(图2,上海博物馆藏)战国五山镜纹饰一模一样,堪称“楚式姊妹镜”。镜为圆形,素卷边,直径16.7厘米,缘厚0.7厘米,重402克;三弦钮,圆钮座,外围一周凹面形环带;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在地纹之上,于凹面圈带外,均匀地向外伸出五片叶纹,叶脉清晰,叶面中部又托出一连弧曲线。主纹为五个倾斜的山字纹,山字绕钮作排列,各山字一边的延长线与另一山字的底边相接,形成了一个围绕钮座的不规则的五角星形,五片叶纹正好对着五星的内角,山字中间竖线顶端斜切边缘的弦纹圈。全镜溙古油光发亮,镜纹及边棱布满黄斑绿锈,格外可心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