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市白杨镇檀山村一座小山上近日发现大量古代动植物化石,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21日,江西省市国土、文物等部门立即派出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考察。
21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赶来的工作人员正在白杨镇檀山村的茅山小山坡上仔细察勘察现场,用专门的考古工具小心发掘,不到半小时,就寻找到了十几块古生物化石。
九江市博物馆文物专家熊凯告诉中新社记者,从化石的种类看来,主要是贝类化石,小部分是螺类和海草等动植物的化石,还发掘出来一条长约5厘米的小鱼化石,这条小鱼的化石十分完整,甚至连鱼刺都清晰可见。
记者看到,这些化石图案有的像树叶、花草,有的像小虫、小鱼;大的有成人手掌大,小的跟棍差不多;颜色大多呈杏黄色,也有的呈黑褐色。
贝类化石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海藻化石---------------------价格:214万 日期:2017/01/08
三叶虫化石-------------------价格:252万 日期:2017/08/07
明·青石束腰底座连木化石-----价格:337万 日期:2017/08/12
1854年作清·钱松刻昌化---价格:253万 日期:2017/12/24
木化石摆件-------------------价格:143万 日期:2018/02/27
清·吳讓之刻昌化石汪鋆自用---价格:113万 日期:2017/08/27
蛋化石-----------------------价格:247万 日期:2017/03/01
熊凯表示,从小山坡上发掘出的大量贝类、螺类、鱼类等化石,可以推测亿万年前当地可能是一片大海。由于突然的地震、火山喷发等剧烈的地壳运动,海水消退,贝类、鱼类等海洋生物被包裹在泥沙中,经过亿万年的沉积而形成了今天的化石。
瑞昌市地矿局一名封姓地质专家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这个小山坡全部由页岩构成,由于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所以页岩会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
从亿万年前的贝类化石到现在的四大名螺,从直径一米的到几毫米的沙贝,在刚刚落成的西海岸唐岛湾畔青岛贝壳博物馆里都能看到。在这个近3000米的博物馆里,珍藏着来自世界各地4000余种贝类,是国内规模第二大的贝类博物馆。9日记者看到,贝壳馆已全部布展完毕,近日将开馆。
“建馆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一方面能将自己的藏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另一方面,也能给西海岸增加亮点。”昨天,在刚刚建成的青岛贝壳博物馆里,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据介绍,耿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贝壳发烧友,从上小学时候起,就开始收集家里人及亲戚朋友吃完的贝类,然后自己收藏起来,在闲暇的时候,就拿出来玩,别的小朋友对汽车、变形金刚感兴趣,他却只对贝类情有独钟。
工作后,耿先生一直做投资类生意,但一直念念不忘自己收藏的那些“宝贝”。随着藏品的增多,在家里非常占地方,他就想找一个适合这些贝类“落脚”的地方。前些日子,在唐岛湾附近一处地下网点考察时,发现非常适合做展馆。于是,他便将此处租了下来,投资一千多万元,专门做成了一个贝壳博物馆。
在室外馆的中间部位,一块巨大的贝壳展现在众人面前。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叫贝壳,壳宽处可达1.3米,重约300公斤以上,是一种大的贝类。一扇大的贝壳,可作婴儿浴盆。两扇贝壳的闭合力量大得惊人,据说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船锚的铁链折断。因为它来自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或少部分因地壳造山运动浮出海面而鲜为人知,因此,它的产量极少而显得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