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至宁元宝折五哪里鉴别
至宁元宝折五提及至宁元宝楷书折五钱,据载其终被认定确实还经过一番折腾。其早年为方雨所获,因其时仅见,为泉家李竹朋、鲍子年等断为伪品,而之所以作伪断,并不是这些人见过,正相反,都没见过。他们只是根据所谓不似“瘦金体”而臆猜,即见至宁元宝钱书体书意与地道瘦金体有别,就想当然断其伪作(此乃当今一些泉专藏者的一种典型方式,颇有传承性)。几经争议折腾,后来经由泉界名家郑家相认定,此钱才终进入正册并获授名珍爵位。
无独有偶,后来至宁元宝钱又发现小平钱,其书体为楷书,然而却具行楷意,尤其是“至”字书意似行似草。该小平钱,其后又被马定祥断为伪品,蒙冤好长时间。正如马定祥妄断承安宝货为伪钱一样,至今至宁元宝小平钱和承安宝货铜钱,还被一些人认为属伪钱品种。
随着近十多年的历史前进,大东北地区陆续发现至宁元宝楷书折五钱和小平钱。在李卫先生所著《辽金钱币》一书中也得到进一步披露,这使得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至宁元宝楷书折五钱非但不伪,而且远还不止几枚现世,当然,小平至宁也是一样。此外,还有正楷书的小平、折二、折三等都相继发现,其早已非过去所见。
阅过李卫先生《辽金钱币》一书者,皆知晓其除了录入一品之前发现的至宁元宝楷书折五钱外,还录入了一品版式有别的罕见至宁元宝楷书折五钱,而此钱至今亦所见仍然甚少。故,愚今日便把其帐中点出,博发亮相,赏析一番,以再证其实矣。
辩锈识浆。展目本品,可见其薄锈实浆,绿染钱体,锈皮紧实,其呈薄锈之态,露铜可识其乃青铜质地,铜色彰显熟老。识者可知,其乃为典型的东北罐装窖藏品品相之一。一言以蔽之,本品锈色包浆本真地道,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异无邪,锈门洞开,兴安岭绵延直奔眼底。
至宁元宝折五近几年成交记录:
至宁宝-----------------------成交价:578万 成交日期:2016/09/15
至宁宝-----------------------成交价:195万 成交日期:2016/10/02
至宁宝-----------------------成交价:238万 成交日期:2017/08/11
至宁宝-----------------------成交价:499万 成交日期:2016/08/05
至宁宝-----------------------成交价:141万 成交日期:2016/01/21
至宁宝-----------------------成交价:126万 成交日期:2017/06/21
至宁宝-----------------------成交价:119万 成交日期:2017/05/28
观相察铸。落睛钱体,可见其铸制相当精整,铸相彰显方圆廓正,地章平坦,字廓深竣挺拔,文字布局协调端正,横直竖立,面背缘廓线条规矩匀称,穿轮修整尤显干净。其直径33.7毫米,重约12.73克,钱体较为厚实。此径若以常规折三尺寸看,显然偏大,然其又比常规折五稍小,李卫先生将其归入折五类,愚见觉得其径接近34毫米,故表示赞同。无需多言,本品铸相规矩尤精,其貌相非一般行用钱可比,虽非母,然貌似母,加之更为稀见,故可以肯定其乃官炉出品之样钱矣。
品文读意。续品钱文书意,可见其乃楷书书体,书意地道,落笔有力,四个字均彰显端庄隽美,尤其可感书者之书法功力非同寻常。此外其书体书意,非瘦金书而是地道正楷书,唯“寳”字仍可感其略具徽庙遗风。毫无疑问,本品之书意,乃官铸样钱应有的风格和品质。故,结合其精整铸相,可谓美书美制,乃金代铸币之本色,书相之门洞开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藏品鉴定价值、藏品量身策划、藏品媒体宣传、藏品市场运作、藏品买卖交易、藏品专业收购、
[公司]市场部 李经理
鉴定——;藏品鉴定价值;
委托拍卖——专业化运作收购平台;
收购——现金收购、当天付款;
私下交易——一手钱一手货当天交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