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许多欧美流传的紫檀器物,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收买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之后装安木框用以陈饰。
清代中期,由于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紫檀木全数用光。
总而言之,属于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
檀香紫檀(5张)
檀”。真正的产地为印度南部,主要在迈索尔邦,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
[1]小叶紫檀木是一种稀有木材,随着小叶紫檀木材日益珍稀,小叶紫檀家具的价格也逐年上涨,成为很多红木收藏者所青睐的红木家具之一,小叶紫檀,在印当地被奉为神木。
小叶紫檀精雕重器多为皇家御用之品,在古代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曾经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七次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其中就包括
檀香紫檀
了紫檀木。小叶紫檀除了本身的稀有之外,还有相当高的药用保健价值,“木种之皇”小叶紫檀会散发出一阵阵的淡淡香气,由于紫檀要上千年方可成材,是集日月之精华,更是补平衡阴阳的佳品。
古代紫檀木的产地一般来自于越南等南亚国家,还有中国广东、广西地区,其中因生长周期极长,加上数量有限,自古以来就显得珍贵。细腻的纹理,沉静的色泽,紫檀家具不变形,不易朽的特性,是传世家具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