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字画成交价格,王绂字画鉴定真假,王绂字画出手咨询
王绂字画后来偶尔翻到了王绂的几首诗,不由“咿呀”了一下。诗题是《和董校书秋香十咏》,十首诗下还分别有小标题,依次是《种菊》《灌菊》《催菊》《探菊》《删菊》《折菊》《移菊》《玩菊》《餐菊》《对菊》。单从这些题目看,人家的先后逻辑次序也是分明的,种了就要浇灌,浇灌就盼着开花,开了就修整花型,好花就折来插瓶,赏玩,佐酒,甚至吃。
再看看宝钗说的:“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
王绂字画市场收藏为何飞速飙升
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思路是不是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还不知道“董校书”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秋香十咏”是什么样子,但从王绂的这组诗,大致可以知道,早在明初,文人墨客和欢场上的小姑娘们就这么玩了,而且玩得不亦乐乎。其他例子大概不会没有,等遇到再说。另,袁枚《随园诗话》误记红楼女子为“校书”,称“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大约也是心理惯性的缘故。未必真见到书。
王绂字画价值如何?那些精品值钱?
说了半天,还是来看下王绂的这组诗,颇有几首,历历可读。如第四首《探菊》:“无日不相访,殷勤直到开。一从栽种后,篱落几徘徊。”再如第五首《删菊》:“秋来菊覆畦,青蕊著枝时。蕊少花方好,浑消三两枝。”我觉得比红楼里的菊花诗轻松好玩,是不是?
这位王绂,另一份重要作品是《燕京八景图》,也被石渠宝笈收录,现藏国家博物馆。
王绂生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江苏无锡人。
少为弟子员,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进京供职,“以事累,谪戍山西朔州(今大同)”。二十年后,即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返归江南,隐居于九龙山,所以,又号九龙山人。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卒于北京,年五十五。著有《王舍人诗集》。王绂的坎坷经历和超群才华造就了他清高孤傲的品质。他精于诗文书画,以墨竹名天下,得石室(文同)、橡林(吴镇)遗法,为明朝。山水师王蒙、倪瓒,而自有风度。
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于2012年在上海创立,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公司设有上海、纽约、台湾、日本、伦敦办事处,每年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鉴赏会,以及四期“古玩艺术品交易四季”交流会。
征集范围:
书画:中国书画、征集名作、扇面、册页、长卷;
油画:中国油画、西洋油画;
瓷器:瓷器精品、名窑风格精品;
玉器翡翠:玉雕精品、和田玉、翡翠、珠宝、国石,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砚台、雕塑等;
各式风格的金银器、佛造像、铜镜;
名人书札、印谱等、邮品、钱币、票证、徽章;
明清风格家具、木器、漆器、竹木雕等。
古董古玩怎么出手?在哪里出手?也许您家中有下来的老的古董,也许您喜欢收藏,前不久刚买到一件藏品却不能够确定它的年代及价值,
也许您想投资古玩艺术品却不知从何处着手也许,您想淘几件好的瓷器来收藏
也许你手中有好的藏品,却难觅真正的买家来到我们公司,这些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