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01 17:07
如果您手上有收藏品需要鉴定,请添加我的微信(电话微信同号)
钧瓷在烧制中,因釉层厚和烧成温度等原因,出现多种流纹,进一步增强了釉面装饰的效果,比较常见且为人们欣赏的是蚯蚓走泥纹、纹、菟丝纹等。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的一种自然窑变纹饰。在钧瓷的釉层里,不断出现一条条不规则的如蚯蚓走泥的痕迹,蜿蜒曲折,耐人寻味。其形成原因,过去说法不一,通过匠师的实践和考古发现得知,钧瓷系两次烧成,素烧后施一层厚釉,烧成初期,有的釉层开裂,釉面出现不规则裂缝,再经高温,釉层熔融,釉面粘度较低的部分流入裂缝,予以弥合,烧成后因受温度影响而形成走泥纹。这种流纹一般出现于釉层温度偏低部位,色泽深浅不一,有色,也有青色等。纹也叫“开甲”,即在釉面上出现像一样不规则的裂纹。釉面开裂,在日用陶器上本是一种致命的缺陷,而它有幸出现于美术瓷上,却是一种美。钧窑器釉面开裂,了的开片装饰,衬托得器物古雅有趣。釉面开裂的原因是釉内过高的硅量和胎釉的系数不同,出窑后冷却时出现开裂。莬丝纹是在烧制中的高温阶段,釉内的铜、铁等元素,因高温和窑内的气流影响以及造型起伏和釉汁巧妙的流淌而出现的。它如栩栩如生的免毛,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动感,把釉面装饰得分外细腻柔和。
我国《品经营办法》第2条规定,品是指绘画作品、篆刻作品、雕塑雕刻作品、摄影作品、装置作品、工艺美术作品等及上述作品的有限品。本办法所称品不包括文物。这里使用了"品"的称谓,放弃了之前"美术品"的说法,并且将文物品从中排除了出去,主要指的是文化品。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是当代集诗、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哲学之著述,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光绪元宝是清朝光绪年间流通的货币之一,由两广总督张之洞率先引进英国铸币机器铸造银元和铜元,之后各省纷纷仿效。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这些钱币小巧,铸造精致。钱币的收藏,随着朝代的更替交换,它越具有价值。相信在将来,钱币的价值还会一路扶摇直上,是为当今收藏选择。
昌化鸡血石是特有的珍贵宝石,具有鲜红如鸡血般的色彩和亮晶如美玉般的光泽 ,历来与珠宝翡翠同样受人珍视,以“国宝”之誉驰名中外。昌化的鸡血石是特有的名贵石种之一。昌化鸡血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的“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鸡血石有一个绮丽的别称叫“印石皇后”。昌化鸡血石的工艺用途主要是制作、雕刻工艺品和原石欣赏等。昌化鸡血石形成于晚侏罗纪(约一亿年前)流纹凝灰岩中,是朱砂(HgS)在高岭石(Ko)与地开石(Di)之间不断渗染而成,摩氏硬度为 2~3 ,比重为 2.66~2.9 ,其成份为 AI2(Si4O10)(OH)2。发现与开采有1000多年历史, 广泛利用兴于明清时期。明代昌化鸡血石工艺品已成为皇宫和英国博物馆的珍藏品。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宣统等历代皇帝与后妃选昌化鸡血石作为玉玺。现代曾使用和珍藏两方大号昌化鸡血石,曾选昌化鸡血石作为国礼,馈赠前首相田中。郭沫若、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钱君淘、叶浅予等众多文化名流,与昌化鸡血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今,一个以采集,收藏,研究,展销为主的昌化鸡血石热,正风靡。昌化鸡血石文化及五大洲,尤其在,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及华人界更享盛誉。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 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釉”,俗语有“窑变无双”,就是指窑变釉的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