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31 11:56
如果您手上有收藏品需要鉴定,请添加我的微信(电话微信同号)
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产量极少,仅见于康、雍、乾三朝。在器物烧成之后,每件物品还要经过皇帝过目品评造册登记,定名入账,陪匣收藏,甚至藏于何处,皇帝都有十分具体的安排。珐琅彩工艺极其讲究,选胎要求胎壁极薄,画工要求均匀规整,图案色彩搭配要求结合紧密,胎质施釉要求极细,釉色极白,而且釉表面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因此要使珐琅彩“白璧无瑕”其工艺可见复杂。此外,由于珐琅彩瓷烧制难度极大,加之成本昂贵,更使它身价倍增。如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四月,皇帝传旨烧一件珐琅小瓶,直至八月才烧成,其间历时四月有余。依官中造办处的优越条件,烧造一个小瓶尚用一百余天,可见珐琅彩瓷的烧制工艺何等复杂。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贵,水,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青铜镜是一种古老的由青铜所制的使用器物,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目前发现早的青铜镜,是距今4000年左右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镜面有光泽,镜背有一个桥形钮,未施纹饰。
元德通宝鉴定专家
豇豆红釉系康熙年间仿明宣德铜红釉制品,色调淡雅,似豇豆红色,或比作桃花之红,‘红似朝霞欲上时’。釉色也有高下之分,通体一色、明快洁净者称‘大红袍’、‘正红’;有深浅不一点及绿苔者略次,称‘醉’(‘霁’);色再浅者称‘娃娃脸’、‘桃花片’,有幽雅之态;色渐次者,称‘榆树皮’、‘驴肝马肺’,与桃色绝缘了。豇豆红釉多见小品,如柳叶瓶、水盂、印盒及这类太白尊,看来除去实用之外,其点缀效果亦功不可没。
北宋早期,龙泉窑的产品以淡青釉瓷器为主,在装饰技法上多使用“划花”手法,支烧工艺采用垫圈泥点支烧,与同时期的越窑非常相似,器型也带有强烈的越窑风格,从器物的外表来判断,二者很难区分。此后开始出现一些独特的器型,如夹层碗、五管瓶、龙虎瓶等,在装饰技法上多使用篦划纹填充纹饰。在施釉技法上,仍使用的石灰釉,施釉较薄,釉色以青为主。
将军罐,是陶瓷的珍品。—种罐式,因宝珠顶盖形似将军盔帽而得名。初见于明代嘉靖、万历朝,至清代顺治时基本定型。清康熙。罐身为直口,丰肩,敛腹,平面砂底,附宝珠顶高圆盖。康熙时期,是将军罐广为流行的时期,这时的造型,将的罐体展肩提腹,拉长颈部,收紧圈足,使得将军罐的造型显得挺拔向上,气魄宏伟。由于将军罐的造型受人喜爱,因此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大量地烧造,特别是民窑的制造,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这些题材纹饰比较繁琐,在小器物上很难展示,而高大的将军罐,则可以将这些题材地展示出来,深受广大百姓的认同。
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纹片多种多样,以纹道而称之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以纹形而称之有纲形纹、梅花纹、细碎纹、大小格纹、冰裂纹等,总名为百极碎。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罐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