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在玩玉的路上,我认为有句话害人不浅——“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太多爱玉的朋友听到这话都不淡定了,就连羊脂这样的稀世珍宝都排第四了?为什么墨玉这么值钱?墨玉不就是青花吗?那红玉黄玉又是什么样的呢?
红玉|是个传说
2012年春天的时候,有则新闻饶有趣味,报道称南京某珠宝展惊现传说中的“和田红玉”,持有者声称此块红玉是原生色,红玉虽然稀有,但还是存在的,并展示了此红玉的“瑰丽色彩”。对于此件“红玉”的真伪,由于没有见过实物,也不做讨论,不过由此可知的是,红玉是和田玉当中非常稀有的一个玉种,不能排除有红玉的存在,古人说红玉“赤如丹砂”,真正的红玉应当是在玉质很好的情况下,由内及外由表及里都是原生的红色。
这里的红色,是在高温条件下,人工染上去的,并非原生色。有的玉友会问:“如果不是原生色,为什么雕过之后,里面的肉也是红色呢?”是啊,如果是染色的话,颜色最多附着在表面几毫米的深度,不会沁入玉肉如此深,动刀过后依然是红色,这是为什么?
黄玉|多是黄口料
红玉是个传说,而在市场上“黄玉”相对多见一些,网上一搜“和田黄玉”,会出来诸多结果,有描述为“鸡油黄”的,也有形容为“至尊黄”的,林林总总,让玉友们感觉黄玉挺多,有的价格也不贵,那为什么黄玉的稀有程度还要排在羊脂玉之前呢?
古人说过“黄若蒸栗”是黄玉,我认为“蒸栗”二字不单是对于颜色的形容,更是对玉质熟糯的一个描述,蒸熟了的栗子就是这种感觉.黄口料的底子还是白玉,在各种元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黄色,比如说受铁元素影响就会泛黄,受铜元素影响会带有青色调,收藏者对于黄口料的颜色也各有称谓: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等。黄口料的主要产地有新疆的若羌、且末、黑山,还有东北黄口、青海黄口等.在买玉的时候,对于黄口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就对于黄口和黄玉的区别有了认识,商家把黄口料称为“黄玉”来销售,其实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过,只是标准还不够严谨,只要销售价格和玉质相符就好。以上,我们对于红玉黄玉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相信朋友们不会那么轻易地迷信红黄二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