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收藏古玩,最紧要的前提是鉴别新(今)旧(古)真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对古玩认知的“眼力
”。
对于一般的收藏爱好者来说,无论是出土的还是传世的古玩,目前的识别方法仍是靠“眼”来观
察。如同计算机信息库储存信息数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分析的结论一样,眼见过的古玩实物多
少,也会存储到你记忆的脑库里,并形成你鉴定真伪、辨别年代的经验。因此眼力高低与见识多
寡也往往成为衡量古玩收藏家或爱好者“专业水平”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说,见识见识,
见到过才能认识、识别,少见就会多怪。
“见”的途径很多,如翻阅各种彩印逼真的图片、参观博物馆、上网,这些为间接之见。逛市场
、考察窑址、藏友间相互观赏藏品,这些为直接之见。前者犹似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对提高鉴别水平起辅助作用。后者为眼耳口鼻手的切肤之验,对提高鉴别水平起主导作用。前
者的印象与后者的体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而我则更重视对后者的感悟。
儿童节并不只是孩童们的专利,现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颗童心。在古瓷里就有很多这样的艺术佳作,反映天真烂漫的童趣藏品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体验一下“返老还童”的神奇魅力吧。
德化窑牧童骑牛摆件德化窑是古代著名民窑之一,位于福建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而“牧童骑牛”作为一种固定的形象留存在文学作品和藏品之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一样凄婉迷蒙。民国德化窑牧童骑牛摆件,高19厘米,长20厘米,牛伸颈而立,仿佛在寻找春天,背上驮一童子,身背带孔草帽,短笛横吹,悠然自得。牛与童子均呈欢愉表情。此摆件做工精致,造型生动有趣。
民国儿童观鱼图诗文鼻烟壶鼻烟壶是舶来品,明末清初传入我国,它由于小巧玲珑,晶莹剔透,造型别致,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取出把玩欣赏,因此备受文人雅士喜爱。这件民国儿童观鱼图诗文鼻烟壶,高7厘米。正面绘四个总角童子,蹲踞围在桌子边观赏盆中金鱼,形态各异,生动自然。鱼缸里一红一蓝的两条金鱼,似乎在缓缓游动,栩栩如生。背面楷书诗“锦尾银鳞态度新,虽餐蒲藻亦陶情。龙宫传选参苓日,岂在池中
过一生”。并“戊寅仲夏”、“写于故都,马绍先”,字体端正敦实。马绍先是民国内画名家马少宣唯一的亲传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