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手上有好的珐琅瓷器一直没有出手吗?怕好的珐琅瓷器卖不出合理的价格吗?拿起您手中的电话吧!
珐琅瓷器珐琅彩瓷启始于康熙末年,全盛于雍、乾两朝,乾隆中期以后逐渐销声匿迹。17世纪初,当法国传教士次将画珐琅器贡奉康熙皇帝时,康熙皇帝被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深深吸引,即刻决定把珐琅这种新型装饰效果,移植到他爱的瓷器上。
珐琅彩瓷器初创于康熙晚期。珐琅彩瓷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宫廷御用瓷。珐琅彩瓷是在已烧好的素胎上涂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珐琅彩瓷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珐琅瓷器-究竟是何物,却可以价值一栋楼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珐琅彩瓷的制作程序是:先在景德镇烧造里白釉外无釉的瓷器,送进宫中(个别的使用宫中收藏的明代永乐白瓷),再由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在碗的外部涩胎上用进口珐琅料描绘纹饰,然后入窑焙烧而成。雍正以后则以景德镇新创的细白瓷为胎,在白釉上施彩。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器,传世品多为色地画珐琅瓷器,均署“康熙御制”款。
康熙时期,珐琅彩初创,珐琅彩料来自西洋,俗称洋色,所制瓷器大多为盘、碗、杯、壶等小件器物,且多为色地,即在素胎上以红、黄、蓝、绿等色釉作地,然后彩绘花卉图案。如2002年5月,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了一只清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碗,就是以胭脂红为地彩绘康熙时期典型的富贵牡丹花卉图案,花叶筋脉分明,画工严整细腻。此碗口径14.2厘米,底部为双方框“康熙御制”蓝料款。终以700万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742万元)。
今年珐琅瓷器价位依然被看好,价格走高
查阅近二十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珐琅彩瓷器成交记录,康熙珐琅彩的数量相较于雍乾时期要多,价格从100多万到800多万港币不等,价格稍低的都是较早期拍卖的,近几年的价格大都在七八百万港币左右。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一直飙升,而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泛起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其时的成交价钱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北京城宝斋拍卖有限公司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公司设有北京、纽约、台湾、日本、伦敦办事处,每年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鉴赏会,以及四期“古玩艺术品交易四季”交流会。
征集范围:
书画:中国书画、征集名作、扇面、册页、长卷;
油画:中国油画、西洋油画;
瓷器:瓷器精品、名窑风格精品;
玉器翡翠:玉雕精品、和田玉、翡翠、珠宝、国石,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砚台、雕塑等;
各式风格的金银器、佛造像、铜镜;
名人书札、印谱等、邮品、钱币、票证、徽章;
明清风格家具、木器、漆器、竹木雕等。
古董古玩怎么出手?在哪里出手?也许您家中有下来的老的古董,也许您喜欢收藏,前不久刚买到一件藏品却不能够确定它的年代及价值,
也许您想投资古玩艺术品却不知从何处着手也许,您想淘几件好的瓷器来收藏
也许你手中有好的藏品,却难觅真正的买家来到我们公司,这些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