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通宝楷书多局监造普品2元穆宗同治年间铸。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日减,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多做文化积累才会“捡漏”针对绝大多数读者关心的价格问题,专家表示,收藏要从文化历史价值角度出发,不要太急功近利。而且只要其学术价值被认可了,市场也会认可其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很普通的品种的特殊版式,价值也非常高。比如一位钱币收藏家曾在广西南宁以10多元的价格买入两枚同治通宝,回到上海后把其中一枚给了一位好友,而这位好友则“意思意思”地给他1000元。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同治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代“同治通宝”背满汉文套----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6-04-02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10-18
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一----价格:RMB4,670,000----日期:2017-01-24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6-09-14
清代“同治通宝”背满汉文套----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6-03-25
近几年同治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同治九年同治通宝宝浙局样币----价格:RMB1,560,000----日期:2016-11-22
“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价格:RMB2,130,000----日期:2016-01-26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6-08-17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价格:RMB2,540,000----日期:2017-05-23
清代宝泉局“同治通宝”----价格:RMB3,790,000----日期:2017-05-18
王希贤从“瑞府”里收得这枚宝泉局“同治通宝”牙样,一直视为铭心之品,存之内室,不轻易示人,因为这毕竟是一枚存世孤品。就同治年间的钱币来说,一枚铜质的祖钱也很少见的,何况这是枚祖钱了。
可惜若干年后,他经济上不济,不得不将他的一部分宝贝出以易米。从“瑞府”里流到他家的东西,渐渐又从他手里流了出来,有一部分就成了家父马定祥的柜中之宝。
先后铸行过“光绪元宝”和“元绪重宝”,“光绪通宝”,通宝制钱铸于公元1875-1908年之间,钱重从先的一钱逐步减至八分,后减至六分,该钱书法为楷书,此外宝福局也铸过篆文钱,光绪通宝钱背文为满文记局名,也有星月纹,字有宝河、宝真、宝津、宝云、宝黔等,还有铭“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见“千字文”中一字,为宇、宙、日、月、往来等字)。
清代钱币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远远超过了以前各个朝代。清代的雕母钱多见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我国自唐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币要细瘦,从细部看,还留有手工镂刻的痕迹。目前已知早的雕母是唐代的大型开元通宝,直径4.35厘米,穿孔1.05厘米,厚0.3厘米,重22.4克。
同治通宝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缺,重宝面文同钱,背有计值者,径2.3--3.8厘米,重6--12克,传世当十个别局较少见。
同治钱也并非一无是处,此前所提到的咸丰时期钱法大乱,实际是把“双刃剑”,其铸造的各类大面额钱币也使得同治钱用途日减,造成不少钱局停铸,导致同治钱的整体铸造量锐减,从这一点来看,同治钱应有不错的升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