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7年明代金铜佛像在哪里可以

时间:2017-12-16 02:24

  光彩夺目的金铜佛造像。以其坚硬光润的质地,丰富多姿的造型,慈祥万象的气度,庄严肃穆的神威,以及巧夺天工的工艺,使其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宠儿。在隋朝以前,经历了历史上几次自上而下的毁佛灭法运动,已罕见大型铜造像存世。明代以后,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中坚期,至今流散民间的金铜佛造像尚不难见。但艺术境界很难超越早期石窟造像。一般说来,北魏铜佛造型优美、工艺精湛,面型端庄虔诚,身骨清瘦,长脸细颈,衣褶繁复,且多为大背光;方形四角基座,俗称"板凳佛"。

  据悉,在不久前纽约洛克菲勒基地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我豪刘益谦花费快到五百万美元拍下了一尊铜瑜伽士坐像,这座佛像是11世纪至12世纪在西藏制作的,这次成交报价486.9万元也一会儿改写了西藏雕塑拍卖世界纪录。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明代金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准提观音----------------------价格:RMB1,760,000----日期:2016-02-14

  14世纪黄铜莲花手菩萨像------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5-06

  1415世纪黄铜四臂观--------价格:RMB5,610,000----日期:2017-06-18

  青龙护法神立像----------------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6-02-01

  近几年明代金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14th黄铜镶金错----------价格:RMB5,590,000----日期:2017-09-13

  明代乐铜鎏金龙王菩萨----------价格:RMB5,660,000----日期:2016-06-03

  明代观音菩萨------------------价格:RMB5,720,000----日期:2017-03-03

  1415世纪黄铜四臂观音------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1-14

  2、北朝(北魏今后),佛像头为盖碗式,露脸而瘦,高鼻大耳,闭目凝思,面貌清癯,高额发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结跏跌坐,有的盘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为点腰较矮的须弥座或为4足方座。有的头攮项光,有的死后的背光,皆尖,周围作作火焰纹。北魏造像还有一明显特点是主佛两旁常为1至2菩萨,多为立姿。

  上述佛教艺术品在拍卖场的种种表现,均表明当前佛教艺术品收藏市场在迅速升温,在佛教信仰比较高的珠三角上海、香港、澳门、成都等地甚至国外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更是倾力追逐高品质的明清佛像。

  佛像价值发展空间

  由上海中联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市场办事处上海古玩调查这两年我们佛教艺术品的买家市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每件单品数量上,近几年都有较大提高,尤其这两年热度比较大。全球佛教艺术市场增长56%,中国佛教艺术市场增长259%。2006年—2013年,中国佛教艺术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由20%增长至47%。

  “从纵比来看,这几年佛教艺术品收藏市场以几何级别扩大,佛教造像的升值速度也呈现高增长阶段。”从纵向看,虽然近几年佛教艺术品身价在翻长,但横向比,与其他艺术品收藏比,该领域处于“低迷”状态。中联指导:佛教造像是集宗教、历史、美学及工艺价值于一身的艺术品,体现了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从收藏角度来看,该领域有较高的投资和鉴赏门槛,佛像自身承载的文化分量比较厚重,需要藏家有较系统的知识储备

  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佛像商场上,藏传佛像的保藏远好于汉传佛像,因为海内外藏家非常重视明清宫殿造像。据悉,明代宫殿造像始于永乐年间,这一期间,宫殿还设置了专属的造像组织“御用监佛作”,专门担任锻造佛像和佛事所用的法器。到了清朝,宫殿造像的昌盛主要集中在康熙、乾隆两朝,特别是乾隆期间。其间,明清金铜佛像是其时非常有名的艺术形式,代表了释教造像老练的艺术特色,无论是技术,仍是原料,都非常考究,也具有观赏性。材料显现,明代期间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刻的造像面相丰满、造型美丽,艺术水平极高。到了清代,造像则承继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因为大家对佛像艺术品的追捧呈现了的热度,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艺术品商场进入盘整期,我国佛像拍卖商场也是在逆势上扬。”业内人士指出,直到2012年全球艺术品拍卖商场进入深度调整后,我国的佛像艺术品保藏热潮才有所降温。

  近年来在国内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佛教造像收藏市场高速发展,从2006年—2013年,全球佛教艺术市场增长56%,中国佛教艺术市场增长259%,同时,中国佛教艺术市场份额占全球比例由20%增长至47%,佛教艺术品成为人们艺术投资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