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青铜兵器收购去哪里好

时间:2017-12-16 02:17

  “天下三宝”剩下那一宝——毛公鼎则被陈介祺所收。陈介祺的收藏,俨然一座颇具规模的金石博物馆。陈介祺收藏的青铜器包括毛公鼎、天亡簋、曾伯簠、十钟等346件,其中商周青铜器248件,秦汉青铜器98件。

  其他人如旧上海房地产大王周湘云也喜爱收藏青铜器,因收藏阮元的“家庙四器”——虢叔大钟、寰盘、葛伯敦、无款执壶,而驰名于上海滩。

  “自古以来‘玩’青铜器就被奉为高雅的追求,从事青铜器收藏的大多是文人、士大夫、官僚阶层,没有学问的人也玩不了青铜器。青铜器收藏在民国时期达到顶峰,藏家辈出。民国时期的青铜器价位也高,口径一尺左右的圆鼎能在上海换一个四合院,大约相当于300大洋。”贾文忠说道。

  清末民国时期青铜器收藏达到顶峰

  清代是金石学的鼎盛时期,学人士子、官宦商贾争相搜购,使钱币、碑贴、三代彝器等青铜器,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藏品。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涌现出不少青铜器收藏大家。

  提起青铜器的收藏大家,必越不过“南潘北陈”——潘祖荫和陈介祺。精通金石之学的潘祖荫以“攀古楼”的铜器收藏闻名于世。潘氏所收藏的青铜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当时都无人匹敌。根据文献记载,潘祖荫所藏青铜器数量多达六百余件,钟鼎彝器之类数量颇巨,其中不乏盂鼎、克鼎、四齐镈、史颂鼎、匽侯鼎和钟等稀世文物,潘祖荫是当之无愧的清末收藏吉金“家”。当时著名的三件西周青铜重器为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其中前两件就为潘祖荫收藏,故曾刻有“天下三宝有其两”印章一枚。因其丰富的私藏,潘祖荫还留下了一部金石著作目录《攀古楼彝器款识》。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青铜兵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铜兵器----------------------价格:RMB3,150,000----日期:2016-06-07

  青铜兵器青铜兵器--------------价格:RMB5,880,000----日期:2016-09-10

  战国青铜兵器五件--------------价格:RMB3,740,000----日期:2017-08-01

  战国青铜戈兵器战国青铜戈兵----价格:RMB4,610,000----日期:2017-04-10

  战国青铜戈兵器----------------价格:RMB5,410,000----日期:2016-05-12

  近几年青铜兵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青铜兵器青铜兵器--------------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7-09-19

  战国青铜兵器五件--------------价格:RMB3,330,000----日期:2016-05-03

  战国青铜戈兵器----------------价格:RMB5,510,000----日期:2016-11-19

  青铜兵器----------------------价格:RMB4,640,000----日期:2017-07-04

  清青铜兵器--------------------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7-03-23

  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为精美。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其中,著名收藏家卢芹斋旧藏,菲利普斯递藏的商代晚期青铜兽面纹斝,以400万起拍,成交价954.5万;西周晚期妊小簋,同为卢芹斋旧藏,赛克勒递藏,200万起拍,506万成交;西周厉王噩侯驭方鼎,陈介祺旧藏、敬修堂递藏,280万起拍,终以839.5万成交……多件拍品价格远超国外的青铜器拍卖价格。

  在未来阶段,青铜精品的稀缺性将决定它的涨幅,而精品资源越来越少,需求量却越来越大。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扩大,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2014年3月20日,一件重要的中国古代青铜礼器“皿方罍”将在纽约佳士得拍卖。纽约佳士得宣传资料显示,待拍的“皿方罍”高63.6厘米,缺盖,为商代或西周早期之物。

  307.7万美元拍出的西周早期“作册瞏卣”,高24.5厘米,更是一件收藏、著录清晰的名品。器身、器盖对铭各35字(重文两字),铭文:“唯十又九年,王在斥,王姜令作册瞏安夷伯,(夷伯)宾瞏贝布,扬王姜休,用作文考癸宝尊器。”清代中期早由吴式芬收藏,清晚期归潘祖荫,1948年由金才记售出。自1842年开始被吴荣光收入《筠清馆金文》后,到1999年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至少被收入25种青铜器研究的重要著作。“作册瞏卣”是西周昭王时重要的有铭青铜器,铭文记载了王姜命作册瞏安夷伯的事迹,并有“唯十又九年”的明确的纪年,以及“王在斥”的记述。

  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艺术,以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为代表,其种类之丰富,造型之雄伟,文饰之精美,铸造之精良,创意之高深,在人类青铜时代独具特色,它的光辉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演变和进步,有着划时代的功绩和贡献。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佳妙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