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意义
编辑由于商代镜历来稀少,所以,拥有宝物无数的上海博物馆,尽管战国至清的历代铜镜种类齐全、精品纷呈,可在商代铜镜收藏方面难免出现缺憾。而商朝,在中国青铜镜铸造史上举足轻重,因此,少了商代镜,其实也就意味着空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时代。
铜镜在商代的使用并不普遍,只有地位极高者才会持有,是一种相当稀罕的物品。所以,“在数千座殷墓中,只在两个墓中发现五面。也就是说,出铜镜的墓还不到已发掘的墓葬总数的千分之一”。(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1984年版)因此,甘肃平凉发现商代铜镜的消息自1991年见诸专业杂志后,立即引起文物考古界重视,此后凡有关中国早期青铜镜的论文,都必然会提到这面来自甘肃的商代凸弦纹镜。
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齐家文化墓葬中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小型铜镜,造型、装饰均较原始,应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知早的一面铜镜。商、西周和春秋时的铜镜,都有零星发现,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商代铜镜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双凤纹镜----------------------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6-09-01
唐海兽葡萄镜------------------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6-09-01
战国喜鹊镜----------------价格:RMB4,590,000----日期:2016-02-15
六芒星纹镜--------------------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6-10-04
六芒星纹镜--------------------价格:RMB5,190,000----日期:2016-09-08
近几年商代铜镜市场成交的价格:
商代星芒纹镜------------------价格:RMB5,160,000----日期:2017-04-21
“青羊”半圆方枚镜------------价格:RMB2,210,000----日期:2016-09-03
双凤纹镜----------------------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7-04-24
商代大型无文铜贝--------------价格:RMB4,390,000----日期:2017-06-04
六芒星纹镜--------------------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7-07-12
拍卖会上,铜镜现身的次数多了起来,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且都能拍出不菲的价格,成为艺术市场上独具特色的收藏门类。如在2011年上海古玩古玩心秋拍铜镜专场拍卖会上,有160面古铜镜参拍,总成交额高达4487.6万元,其中的7729号拍品,一面“汉代四乳神兽镜”经过众多买家激烈的角逐,终竟以908.5万元的天价成交,并一举创下古铜镜拍卖高成交纪录。
齐家文化和商周时期,铜镜以光素无纹饰者居多,有纹饰者也以几何纹为主。到了春秋战国,纹饰已达15个大类,并且出现了各种特殊工艺装饰艺术,如涂朱绘彩图案、金银错图案、透空雕图案等。初起时期简陋、粗糙的铜镜,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创造和修饰已臻美轮美奂的境地。在古代,铜镜不仅仅是日常用品,它也是一种艺术品。今人眼中,古代铜镜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古代,死人用镜赠于殓者,即用镜殉葬,取其炤幽冥的意思,时代沿袭成为风气。因此古代的名镜大多入土。可是古镜铜质好的,入土多年,都不会失去其良美的质地。因此几千年后,仍可以看到古人的伟器。
中国铜镜历史源远流长,《韩非子》记有“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据考古发现,中国古代铜镜初在夏代至商代初期的齐家文化中首先出现,如1976年青海贵南尕马台M25的七角星纹铜镜。
纹饰工艺,既反映了铜镜的主题内涵,也是铜镜具美学价值的部分。它涵括了各种几何、动植物、神兽仙人、民间故事、生活百态、祈愿祝福等,有些精美的可媲美画作,或映照出各种社会内容:如殷商时期多用叶脉纹、平行线纹、多圈凸弦纹等,西周时期多用重环纹、鸟兽纹等,战国时期多用山字纹、凤鸟纹、蟠螭纹等,汉代除继续沿用战国镜纹饰外,流行的纹饰有规矩纹(博局纹)、草叶纹、星云纹、连弧铭文纹、蝙蝠形柿蒂连弧纹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多用兽纹、变形四叶纹、瑞兽纹等;隋唐时期多用瑞兽纹、四神纹、花鸟纹、宝相花纹、海兽葡萄纹、十二生肖像纹等。
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上的优势一直为世所公认,而古铜镜正凭着这一优势而被世界承认,除了细如发丝的精良铸造工艺外,铜镜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铜镜另一个被追捧的原因就是经过长年的历史积淀,反映的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