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物以稀为贵”,问题是哪些古钱币属于稀世钱币,这就需要收藏爱好者潜下心来多阅读书籍,多查看专著谱录,多了解各类古钱币铸行以来的情况和存世量的有关报道,做到胸中有数。这些稀世钱币是我国古钱币历史长河中闪光的“珠贝”,本人现将这些稀世钱币从浩渺无边的古钱币“大海”中采撷出来,以供古钱币收藏爱好者辨认和识记。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建国,国号“契丹”,后改称“辽”。辽代铸造了年号钱如“应历通宝”、“统和元宝”等,同时还铸造了国号(大辽)+年号钱,如“大辽天庆”大钱,钱币学家郑家相认为这类钱是镇库钱,所论较为可信。其中有些钱的材质是贵金属,应该不是一般的流通货币。现在再介绍另一类辽钱:“年号纪年钱”,简称“纪年钱”,指的是钱文由“年号+纪年”组成的钱币。
本公司近几年对咸雍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辽代“咸雍通宝”----------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6-08-18
辽代咸雍通宝五代十国五----价格:RMB2,860,000----日期:2016-05-01
咸雍通宝----------------------价格:RMB5,770,000----日期:2016-04-25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德宝、咸------价格:RMB4,350,000----日期:2017-12-17
咸雍通宝----------------------价格:RMB1,210,000----日期:2017-11-23
近几年咸雍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弘治通宝------------------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6-06-09
弘治通宝折三------------------价格:RMB1,480,000----日期:2017-09-11
弘治通宝----------------------价格:RMB5,990,000----日期:2017-07-05
弘治通宝------------------价格:RMB3,430,000----日期:2016-04-24
弘治通宝------------------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7-12-19
“十年前几毛钱一枚的古钱币,现今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百倍,并且仍处于走高的趋势。”长沙市钱币协会专家告诉笔者,近年来,古钱币的市价基本是上一路飙升,珍品类古钱币是其中升值快的,并且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涨幅很大,拍卖会上更是闪耀全场:一枚十分罕见的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字“大清壹百”拍得39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一枚珍罕品——宝源局造背镇库大钱刷新了清钱的成交记录,653万元落槌……
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市古钱币大家秦国庆先生。通过几十年的收藏,秦先生手里不乏有珍贵的辽代钱币。说起辽代钱币的珍贵,秦国庆侃侃而谈。他说,由于辽代在历史上建朝时间短,钱币铸量少,传承时间长,因此辽代初期钱币在我国民间传世极少。尤其像天显、会同、天禄、应历、保宁、统和等几个年号的真品,更是廖若辰星,难以寻觅,极为珍贵,在2007年春季中国上海嘉德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枚辽代“会同通宝”以55万元价格成交,其珍贵程度可窥一斑。
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应当予以纠正。我收藏的这枚“咸雍十年”纪年钱,直径3.3厘米,穿1厘米,重约11.8克,钱文旋读,文字古拙,当是辽道宗耶律洪基时所铸。《辽史·食货志》:“道宗之世,钱有四等:曰咸雍,曰大康,曰大安,曰寿隆(昌),皆因改元易名。其肉好、铢数亦无所考。”(按:道宗之世尚有“清宁通宝”铸钱通行)“咸雍十年”即公元1074年,次年改年号曰“大康”,是纪年货币。
辽代钱币是中国古代钱币中的一朵奇葩,因其铸造量小,兼与宋钱同时流通,往往不易引人注目,但其中不乏珍品。
另外,辽代初期钱币的钱文极具民族特点,写法稚嫩,笔划歪斜,比较类似今天的“幼儿体”,反映出当时契丹民族掌握中原汉文化还不十分成熟。辽代初期钱币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钱币的厚度极薄,是历代钱币中薄的一种。这反映出契丹民族当时生产落后,金属材料奇缺的社会状况,因此钱币一般都在一毫米,或薄于一毫米,显得非常拮据、寒酸。不像中原钱币那么肥厚、大气、阔绰,而这正是辽钱难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