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大元通宝的升值空间市场怎么样

时间:2017-03-09 08:56

  专门负责大元通宝交易市场,对大元通宝的鉴定和市场皆有深刻的了解,有大元通宝想要出手

  大元通宝“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铢。唐朝赏赐钱“乾封泉宝”是中国种年号钱。昨天,一市民向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曹经理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数枚古钱币,其中一枚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元通宝”。经香港钱币协会专家巫先生鉴定,属罕见古钱。据资料记载,几百年来传世总共只有10余枚。

  据收藏者介绍,早年哈尔滨曾经发现一枚“大元通宝”。据当时媒体报道,该古币为青铜质地,重3.55克,钱体泛少量绿锈,文隶楷相间,背面光滑无字。

  2017国内大元通宝价格市场行情及走势

  这枚古币为青铜质地,重3.55克,钱体泛少量绿锈,钱面铸文隶楷相间,背面光滑无字。据收藏者羿滨介绍,这枚古钱是从阿城农村收集到的。3年前,阿城一农民在挖地基时,从1米深地下挖出一对扣在一起的大青铜锅,锅里装着黄泥裹着的很多“大钱”。农民只把青铜锅拿走,黄泥裹着的铜钱被随便扔掉了。羿滨听说以后,立即赶到将裹着铜钱的黄泥块搬回家,在大盆里用水泡了3天,黄泥块逐渐化成泥水,铜钱一个一个露了出来,大约有50多公斤重。他经过仔细挑选,从中发现了这枚“大元通宝”。从发现过程初步推断,古钱币是金代埋藏之物。

  大元通宝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所铸行,是中国古钱五十珍之一。93年的标价是50万元,现在的话价格已经很难衡量。现在如有新的真品,加上点人为的炒作,若在海外拍卖,价格上百万都毫不稀奇。

  大元通宝-究竟是何物,却可以价值一栋楼

  哈尔滨一市民日前公开了自己收藏的一枚五代十国时期的钱币“大元通宝”,专家鉴定其属于罕见的古钱币。这枚古币为青铜质地,重3.55克,钱体泛少量绿锈,钱面铸文隶楷相间,背面光滑无字。据收藏者羿滨介绍,这枚古钱是从阿城农村收集到的。3年前,阿城一农民在挖地基时,从1米深地下挖出一对扣在一起的大青铜锅,锅里装着黄泥裹着的很多“大钱”。农民只把青铜锅拿走,黄泥裹着的铜钱被随便扔掉了。

  曹经理看到,眼前这枚“大元通宝”,为方孔圆钱,与之前公布的“大元通宝”十分相似,但字迹有些模糊,锈迹较重。据收藏者介绍,据资料记载,五代十国时期时局混乱,钱币种类多而乱。《古钱大辞典》认为,“大元通宝”为五代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在位所铸,并称民国时期曾有3枚“大元通宝”现世,分别被3名古币专家收藏,后3人过世,古币下落不明,此枚古币现在的市值大约是500万元以上。几百年来,“大元通宝”传世总共只有10余枚,从无记录;其铸工不精,制式为小平钱,铸造量小,后世熔毁较多。该收藏者还同时向记者展示了其他几种古钱币,分别是王莽时期“大布黄千”“布货”,南宋金人铸钱先驱“阜昌元宝”,东周时“益货”以及打马格钱等.

  大元通宝-征集负责人:刘经理

  征集单位: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正规艺术品公司

  纵观近几年来的收藏市场,总体成交数据呈现出连年下滑态势,以至于市场上关于“回调”的探讨不绝于耳。然而,在每年的春秋两大拍卖中,却总能冒出一些“任性”成交的“亿元”拍卖数据,给低迷的市场提振信心。事实上,正是这些大收藏家们的“任性”表现,为助推艺术品市场整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心支撑和资金源泉。

  要说收藏圈里的“任性”帝,恐怕非刘益谦莫属了。因为他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以天价追逐精品为主,且常常高调,因而广为业界“熟知”。笔者翻阅了其近的几次大手笔拍卖:2014年4月,他以2.81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同年11月26日,又以3.48亿港元拍下了被誉为唐卡之王的十五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2016年11月以1.139亿港元拍下“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弘纹瓶”;而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成交的张大千《桃源图》,买家正是刘益谦。

  这一系列出手,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只能以“有钱任性”来理解了。但深入分析,对于收藏家而言,艺术品收藏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手段。其中精品资源是十分稀缺的。这就为投资留下了潜在增值空间。这也正是刺激收藏家参与的源动力。因此,面对转瞬即逝的精品资源和投资机遇,大收藏家往往只能通过“任性”举槌报价争抢。因为他们懂得:这一次得不到,在不确定的未来出现时,价格只能更高。收藏投资者作为艺术品的投资人,同时也是艺术品市场价位的推手和受益者。正是因为他们在两者之间不断转换身份,终促成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服务范围:古玩鉴定、古董鉴定、艺术品鉴览、艺术品拍卖、销售展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