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顺治通宝满汉文上门收购价格究竟是多少

时间:2018-06-12 14:08

  顺治通宝满汉文专业上门收购交易,顺治通宝钱币分为五大类,这是清代史上钱币的变化过程,今天我说下顺治二式到顺治三式的变化。以右原和原一厘为例。

  顺治二式是单字版的,铸造于顺治2年的后期(见图1),而顺治三式是一厘式的。在版别上也有着不同的区别。标准版的顺治原一厘(见图2)铸造于顺治10年,当时也用了单字右原版的模式试铸了一批原一厘的钱币,也就有了右原手原一厘(见图3),逐渐的过度到了标准版的原一厘。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这个版的钱币也证明了顺治二式到顺治三式的转变。

  三、顺治三式又名顺治“一厘”式,是继顺治一式、二式之后铸造的第三类顺治钱形式。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各省、镇钱局停铸单字记局钱,开铸顺治背一厘钱,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较背单字钱制作精好,背文由穿右一本省记局汉字与穿左“一厘”组成。由于“一厘”二字取折银一厘之意(一千厘准银一两),可直接与官银兑换,故称其为计银一厘式。

  顺治通宝满汉文图片,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上海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顺治通宝的币型未能统一,按照背文可分为五种,也就是“顺治五式”。

  顺治五式-满汉式钱

  顺治通宝满汉文特点,五、顺治五式又名顺治“满汉文”式,顺治十七年(1660年)户部提准十四个地方局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从新开铸新钱,其背文由本省满文局称和汉文局称组成、故名“满汉文式。分别有满汉文:同、福、宁、东、江、宣、原、蓟、昌、河、临、浙、陕、密字,除宝泉、宝源两局所铸制钱仍为满文钱局外,其它各省钱局所铸钱背文都为满汉文钱,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此种钱式制作较好。铸量多,存世也较多。

  顺治年间为了稳定经济前后进行了五次改制,终取得成功;确立了清代的体系。随着五次改制同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闻名于世,史称“顺治五式”。

  厘、宁一厘、昌一厘、江一厘、福一厘、云一厘等南方各局使用较为特殊的面文书法而外,其余各局多数采用了户部铸币的标准面文体系。四、顺治四式又名顺治“满文”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责令各省、镇钱局停铸各类顺治旧钱,由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开铸“新钱”即顺治通宝背满文“宝泉”、“宝源”钱,每文增至一钱四分,且铜制金黄径大精美,俗称大制钱。此次改制完全脱离了明代体系而确立了清代制钱风格,完成了从型制上仿造明代制钱到铸造真正意义上的清代钱币的转化过程,在整个中国钱币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