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7年乾隆时间玉瓶交易场所

时间:2017-12-01 06:34

  香港佳士得昨日连开三场秋季拍卖会,在两场以中国传统藏品为主题的专场拍卖中,都拍出了多件单价过千万的藏品。除开乾隆年制的玉瓶和梅瓶外,昨日该场拍卖中,一对乾隆年制青花折枝花果纹纹梅瓶也拍出了2400万港元的高价。但作为佳士得头项推荐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扁壶却未能成功拍出,这款柔和中西艺术风格的扁壶,仅估价就高达2800万至3500万港元。

  另一种观点强调“玉器行情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除非有新的买家出现,短期内已经不会有太大的跳空式涨幅。”近两年来,玉器价格大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因素是书画、瓷器的高价位运行,极大限制了收藏者的资金,若收藏一定规模的官窑瓷器,资金的要求太高。因此,收藏者转向尚存上涨空间的艺术品。在价格低谷多年徘徊的玉器,成为金铜佛像、珐琅器后的目标。其次,自乾隆朝开始大肆开采的新疆和田玉料面临枯竭之。2000年后,即便新采的和田料,价格也逐年倍增,加剧了明清玉器价格上扬。再者,上海奥运会相关产品对和田玉的使用及媒体的广泛报道,玉器特别是和田玉的文化内涵得到普世化的解读。

  本公司近几年对乾隆时间玉瓶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民国乾隆款诗文白玉瓶带--------价格:RMB3,520,000----日期:2016-08-11

  民国乾隆款诗文白玉瓶带--------价格:RMB1,740,000----日期:2016-03-17

  仿乾隆款刻花带盖扁玉瓶--------价格:RMB5,230,000----日期:2017-03-12

  清乾隆痕都斯坦白玉瓶----------价格:RMB3,610,000----日期:2017-08-13

  英雄玉瓶----------------------价格:RMB5,910,000----日期:2017-10-24

  近几年乾隆时间玉瓶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乾隆白玉瓶------------------价格:RMB4,720,000----日期:2016-01-28

  英雄玉瓶----------------------价格:RMB2,450,000----日期:2016-12-03

  乾隆碧玉瓶--------------------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6-03-14

  清乾隆白玉瓶式鼻烟壶----------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6-09-17

  乾隆碧玉瓶--------------------价格:RMB2,620,000----日期:2016-02-13

  清宫档案将一些用于陈设的玉器称为玉陈设。考古资料显示,陈设玉迟出现在殷商时期,1976年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二位先生主持发掘的小屯遗址妇好墓,了相当数量的玉器,其中就有玉簋等纯艺术性的陈设玉。通常所说的陈设用玉,包括山子、插屏、如意、簋、鼎、尊、觚、瓶、花插及圆雕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其实,很多陈设玉初是作为日常用品。据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研究,不同的玉器,陈设的地点和方式各异,大型器主要用于室内陈设,小型器则放置于多宝格或案头。本文将山子、(人物、动物、植物)摆件、插屏和玉瓶归类于陈设玉,计41件,是乾隆玉前百名中数量多的一类。

  拍场上的陈设玉中玉瓶多,1994年至2005年,中国市场就出现过约700余件玉瓶,以清代玉瓶为主,成交价高的又有90%以上出自乾隆朝。笔者统计,历年约有18件乾隆玉瓶成交价超过200万元,其中,白玉瓶14件、黄玉3件、碧玉1件。清代玉瓶数量多,大者50厘米以上,常见瓶、扁瓶、宝月瓶、玉壶春瓶、梅瓶、葫芦瓶、棒槌瓶、仿琮式瓶、几何型瓶等造型,瓶身常见光素及雕刻纹饰者,纹饰内容多为花卉、花果、山水、人物、动物及图案。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以1132万港币成为贵的玉瓶。玉瓶是拍场上受关注,涨幅较大的玉器,如去年香港苏富比约1063.15万港币成交的清乾隆黄玉巧色雕双鱼螭龙“鱼龙变化”图瓶,2003年6月11日在伦敦宝龙拍卖会估价4万至6万英镑,以20.335万英镑成交。4年时间,涨幅3倍以上。内地市场成交价高的玉瓶是上海翰海2004年春拍成交的黄玉出戟螭龙瓶,484万元。

  玉插屏由屏风演变而来。从1969年河北定县的东汉玉座屏看,东汉已使用玉插屏。清代玉插屏的数量较大,多用白玉、青玉、碧玉制成,插于木座或玉座之上,插屏上往往用深浅不一的浮雕技法雕刻山水人物、树木花鸟或诗文等,因尺寸较大且适于表现图案,玉插屏的纹饰题材丰富。常见单体插屏,也有联连者。拍场上,雕刻人物和御制诗文的插屏成交价格高。的乾隆玉插屏拍场数量较少,成交价前百名中仅6件,5件在香港拍出,高价是香港佳士得去年秋拍成交的一对白玉贺寿图圆屏,1824.75万港币。乾隆时期宫廷曾流行将古玉嵌在硬木制成的插屏上陈设赏玩,去年苏富比春拍3448万港币成交的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壁御题诗插屏,即是一件代表作。上海翰海2006年秋拍以385万元成交过一件黑白玉御制罗汉赞插屏。

  考古资料显示,战国时期已有如意,玉质如意以清代多,明代品较少。拍场上的玉如意九成以上是清代制品。清代的玉如意不再具有实用的功能,而是一种吉祥物。常见整枝形、三镶式、五镶式和木镶式,雕刻的图案多寓意吉祥,如龙凤纹、灵芝纹、双鱼纹、万寿纹等等,清代上层社会曾流行赠送如意。拍场上玉如意的数量很大,几乎每场玉器拍卖都有几件特别亮眼的如意,成交价不低。乾隆玉前百名中如意有5件(香港成交3件,内地成交2件),苏富比去年秋拍的御制白玉云蝠纹“游龙戏珠”图如意成交价高,872.75万港币。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黄玄龙旧藏的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以429万元成交。今年上海保利春拍,一件白玉龙纹御题诗如意以257.6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