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30 07:24
据考古得证,我国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将石块初步加工,再以后才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多的则是瓷枕,年代越早尺寸越小。瓷枕除了釉面可以降温,比其他古代枕头凉快的地方还在于它的构造。
复杂的装饰手法。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瓷枕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除了宋代的磁州窑系之外,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总体风格与相应的时代和瓷窑特色相一致。
瓷枕的纹饰有瓷枕、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双狮花卉瓷枕、黑花荷莲纹瓷枕、牡丹纹瓷枕人物纹、山水纹。
细品瓷枕,遥想一下古人的风雅,有时空穿越之美。
瓷枕形制有很多形制,有六角形、八方形、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圆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定窑孩儿枕极为罕见,有卧女瓷枕、童子荷叶枕。
枕头是人们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中国古代的枕头早是以天然石块制作的,以后又逐步扩大到使用木、玉、铜、竹、瓷等材料。其中以瓷枕的数量多,应用为广泛。同其它日用陶瓷一样,它是随着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瓷枕早出现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唐朝时(公元618~907年)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为鼎盛,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瓷枕比较高,内部不少都是空心的。出气孔首先用来散热,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散去内部热量来保持枕头清爽。其次用来散潮,可以有效避免内部的潮湿,保持枕头干爽。后用来通风,枕头带出气孔,枕在上面舒适感有不小提高,能清凉沁肤,爽脑怡神。所以唐代以后,瓷枕逐渐流行,尤以两宋为鼎盛,连皇宫中也多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