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缘、孔壁的修整
由于大口径圆管的应用,玉璧边缘制作较为规整,不见有新石器时代、商周玉璧上常见的喇叭孔现象。在玉璧的内外边缘常有大口径圆管琢磨的细利的旋转痕出现。
所谓“美”,是指古玉的艺术性要高,要有美感,一眼看去就被其吸引的古玉自然是美玉。“好”即是指玉完美、品相好。所谓“古”,就是指年代要久远,在美、好的前提下,越古老的古玉越有投资价值。“稀”,即存世量少,有珍稀性。一块古玉真品,如果符合这四字诀,那么将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黄金有价玉无价”、“一件和氏璧可换15座城池的传奇演绎”,说的就是就是符合“美”“好”“古”“稀”的精品玉。
本公司近几年对益寿拱玉璧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玉神人面纹玉璧--------------价格:RMB1,120,000----日期:2017-02-27
清乾隆御制紫檀木嵌素古玉璧----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6-07-24
雷纹龙凤出廓玉璧--------------价格:RMB4,120,000----日期:2016-12-22
雷纹龙凤出廓玉璧--------------价格:RMB4,170,000----日期:2017-02-11
清乾隆紫檀云龙嵌古玉璧御题----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6-05-11
近几年益寿拱玉璧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乾隆紫檀嵌汉玉璧御题诗插----价格:RMB4,140,000----日期:2016-08-09
青玉神人面纹玉璧--------------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6-03-15
青玉神人面纹玉璧--------------价格:RMB5,760,000----日期:2017-04-27
双联玉璧------------------价格:RMB5,420,000----日期:2016-11-18
青玉神人面纹玉璧--------------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6-04-13
3、谷纹、蒲纹的制作
谷纹、蒲纹是汉代玉璧上常见的两种纹饰,二者多作浅浮雕状,触摸有凸起、圆滑之感;此期谷纹、蒲纹颗粒较大且排列整齐稀疏。谷纹、蒲纹的制作方法相近,皆为用横线或斜线把玉璧表面分割成类似蜂房排列的六角形(打格),在加以修琢而成;无非前者用细线打小格,后者用浅而宽的粗线打大格。汉璧的地子较战国时为浅且琢磨不甚精细,一般都留有打格的痕迹,蒲纹的格痕常有玻璃光出现。
高古玉壁一般是指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壁,高古玉以和田玉为质地,越来越成为实力藏家的爱,但在一些玉器拍卖市场上,高古珍品难觅踪影。高古玉历来千里挑一,留存至今大部分在慱物馆及少数藏家手里。一方面是因为高古玉存世稀少,另一方面需要收藏者练眼力,辨真伪,这需要收藏家具备大量的高古玉知识。大多藏家认为,古玉的价值体现主要体现在“美”“好”“古”“稀”四字上。
直径10厘米以下的圆形璧,往往是组成杂佩的系璧。这类组佩后悬挂在腰带上作为随身装饰的系璧,玉质与工艺,多数优于祭祀或殓葬用璧,纹饰也更丰富。
玉璧,是中国古代玉器中为常见且流传为久远的器类之一。其存在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玉器制作史,在近七千年的漫长岁月之中,玉璧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存中就有数量较多且制作较为精美的玉璧发现,其后绵延发展于殷商、两周直至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玉文化繁荣的两汉达到鼎盛。汉代的玉璧主要用于礼仪、陪葬,有的玉璧也可用来装饰墙壁或作为嵌饰装点铜枕和带钩;一些较小的玉璧用作组玉佩的一部分供佩系,亦被称作系璧。
玉璧中应引起重视的是素璧、谷纹璧、蒲纹璧,素璧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引人注目的有两个地。一是良渚文化遗址,有的墓葬中一次竟20厘米以上的玉璧十件以上,江苏省博物院藏颇丰。二是四川广汉地区早期文化遗址中更多更大,大的竟超过70厘米,厚度达5厘米,形如石盘。商代也有素璧,素璧在当时主要用于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