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负责珐琅瓷器交易市场,对珐琅瓷器的鉴定和市场皆有深刻的了解,有珐琅瓷器想要出手
珐琅瓷器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珐琅彩瓷的制作程序是:先在景德镇烧造里白釉外无釉的瓷器,送进宫中(个别的使用宫中收藏的明代永乐白瓷),再由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在碗的外部涩胎上用进口珐琅料描绘纹饰,然后入窑焙烧而成。雍正以后则以景德镇新创的细白瓷为胎,在白釉上施彩。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器,传世品多为色地画珐琅瓷器,均署“康熙御制”款。
康熙时期,珐琅彩初创,珐琅彩料来自西洋,俗称洋色,所制瓷器大多为盘、碗、杯、壶等小件器物,且多为色地,即在素胎上以红、黄、蓝、绿等色釉作地,然后彩绘花卉图案。如2002年5月,香港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了一只清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碗,就是以胭脂红为地彩绘康熙时期典型的富贵牡丹花卉图案,花叶筋脉分明,画工严整细腻。此碗口径14.2厘米,底部为双方框“康熙御制”蓝料款。终以700万港币成交(约合人民币742万元)。
有政策支持的珐琅瓷器交易的机构么
查阅近二十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珐琅彩瓷器成交记录,康熙珐琅彩的数量相较于雍乾时期要多,价格从100多万到800多万港币不等,价格稍低的都是较早期拍卖的,近几年的价格大都在七八百万港币左右。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一直飙升,而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泛起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其时的成交价钱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珐琅瓷器公司近期成交记录: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成交价:HKD98,900,000---成交日期:2015-06-12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观音瓶-----成交价:HKD92,000,000---成交日期:2014-02-06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成交价:HKD98,900,000---成交日期:2015-06-12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成交价:HKD138,000,000---成交日期:2016-03-14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成交价:RMB160,399,200---成交日期:2016-03-26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成交价:RMB160,399,200---成交日期:2016-03-26
瓷胎珐琅赫墨彩山水碗---------成交价:RMB50,400,000---成交日期:2014-04-06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玉壶春-----成交价:HKD91,350,000---成交日期:2014-04-02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成交价:RMB160,399,200---成交日期:2016-03-26
御制铜鎏金珐琅嵌宝石、料西---成交价:RMB49,280,000---成交日期:2014-07-19
珐琅瓷器价格上涨有理可循投资收藏堪称
近年来,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接连创下了天价。部分藏家也随之把目光盯在了康、雍、乾,清三代时期的珐琅彩瓷。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
2010年秋拍,在英国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搪瓷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钱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买卖的新国际纪录,超越估价40倍,一时受到很多业界人士的关注。竞拍者被业界权威人士证实为来自中国大陆的藏家,这再次显现国际拍卖界中的一股势不可挡的中国巨浪力气日益增强。这不由让大家对国内行将到来的秋拍高潮有了更多的报价幻想空间。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公司于2012年在上海创立,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公司,公司设有上海、纽约、台湾、日本、伦敦办事处,每年不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鉴赏会,以及四期“古玩艺术品交易四季”交流会。
本公司终年搜集精品,等待送拍(上海及海外藏家可直接携送拍物品至上海长江国际艺术品交易有限公司;中国内地藏家的送拍物品及出境手续须符合内地的有关法则与规矩)。
征集范围:
书画:中国书画、征集名作、扇面、册页、长卷;
油画:中国油画、西洋油画;
瓷器:瓷器精品、名窑风格精品;
玉器翡翠:玉雕精品、和田玉、翡翠、珠宝、国石,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
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砚台、雕塑等;
各式风格的金银器、佛造像、铜镜;
名人书札、印谱等、邮品、钱币、票证、徽章;
明清风格家具、木器、漆器、竹木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