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错金博山炉,无论是造型和工艺都已达到极为精美的程度,此后博山炉一直沿用至隋代和唐初。所谓“博山”,并非是指此炉出于博山,而是指器物表面雕刻做重叠山形的装饰。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三或五式香炉。
从六朝时吟咏博山炉的诗句看,重叠博山的式样已不仅是“蔽亏千种树,出没万重山”,而是能够雕饰出“下刻盘龙势,矫首半衔莲”的造型和“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的人物故事。
绿彩缠枝灵芝纹香炉------------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1-14
景泰蓝香炉--------------------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9-13
代铜雕刻龙百兽图四头熏香------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6-11-20
清乾隆铜鎏金双兽耳衔环开光----价格:RMB1,890,000----日期:2017-02-08
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彩宝----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3-04
近几年香炉市场成交的价格:
绿彩缠枝灵芝纹香炉------------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6-11-12
铜胎掐丝珐琅花鸟纹双龙耳香----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7-09-11
铜点金朝板耳香炉--------------价格:RMB1,760,000----日期:2017-05-06
清乾隆铜鎏金双兽耳衔环开光----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6-06-12
铜胎掐丝珐琅花鸟纹双龙耳香----价格:RMB1,580,000----日期:2017-01-14
中国古代器物中,使用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在一般人观念中,香炉似乎是点燃线香的器具,于是说到香炉的样式,大多数人脑子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再就是明代的铜质宣德炉及其仿制品了。其实,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其历史渊源也起码在两千年以上了。
近年来茶道流行,古代茶具成为收藏的热点,这其实是与当今社会稳定,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必定促进人们对精神、文化高层次的追求。香道作为一种源远流长、品位高雅的艺术存在,一定会受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它的物质载体——香熏器具也必将成为未来的收藏热点。
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当时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佛家提倡用香,出现了许多新颖别致并带有佛教色彩的香熏炉具。
至佛教传入中国,香炉自然地成为供奉佛祖的重要器物。当然,道教信徒拜神明也用香炉,都作焚香之用。
由于当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清雅又缥缈的熏香自然受到当时贵族和高士们的青睐,成为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熏香是把香料压制成饼状,放入造型各异的香炉内焚烧。这时期的香炉大多为陶瓷烧制,涌现出众多让人耳目一新的香熏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