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明代瓷器佛像的真假怎么鉴别

时间:2018-02-04 06:22

  精美的佛像让不少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究其原因,收藏佛像很多人首先是有信仰需求,然后才是投资保值的目的,在家中供奉一尊上品佛像更彰显身份。由于明清佛像的工艺精湛,加之存世量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在佛像收藏市场上,明清佛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无论是在价格方面,还是受到的追捧程度,都是其它时期的佛像艺术品不能相比的。

  佛教艺术品收藏的一路高走并非偶然,熟悉此类别的人士都知道,佛像题材走进艺术品市场由来已久,如果从改革开放以后算起,在国内亦有十余年历史,早在1998年,上海古玩古玩心、辽宁的拍卖公司已开始拍卖佛像。然而2004年以前,佛教艺术品只是零星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上,且缺少质量上乘的拍品,由于市场规模和影响不大,一般被归为杂项看待,价格与价值有较大反差,是市场的拓展期。2004年之后,佛教艺术品藏品内容的丰富、收藏队伍的壮大,价格不断攀升,使整个门类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同时,这一题材脱离了杂项圈子,变身广受关注的独立品类,各大拍卖公司都将其列为主要拍品。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的13件的佛像,总成交额高达3.4238亿港元,其中明永乐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成交价1.166亿港元,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一件明铜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高价,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2010年,一件清康熙大成就者嘎巴拉铜像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792万元成交。2013年苏富比香港秋拍,明永乐鎏金铜佛终于突破2亿港元。它迅速引爆的佛像收藏热潮至今不减。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3,370,000----日期:2016-06-09

  清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750,000----日期:2016-07-15

  明阿弥陀佛--------------------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7-04-06

  成化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12-22

  清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960,000----日期:2017-06-18

  近几年明代瓷器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铜释迦摩尼佛像----------------价格:RMB1,540,000----日期:2016-07-15

  明早期加彩佛像----------------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6-05-15

  清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价格:RMB1,110,000----日期:2016-02-28

  十六世纪铜鎏金尼泊尔佛像------价格:RMB3,150,000----日期:2016-04-06

  明早期加彩佛像----------------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6-12-18

  清代佛像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目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为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得极为精美细腻。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

  康熙朝佛像的面相丰圆适中,较为秀美,尤其是双眼的塑造是写实性的,上眼睑呈弧形,略有上扬的感觉。菩萨像的帔帛从双肩下垂,又优美地向两侧甩出,然后缠绕双小臂,通过双臂再双双复搭于台座前成垂带状。

  中国东南部福建省德化所产的瓷器,创烧于宋代(公元960~1279年),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以后得到巨大发展。其中尤以白瓷塑佛像为著名,代表了当时德化窑瓷器烧造工艺的高成就。德化白瓷制作精美,格调高雅,历来被视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国际瓷坛上的明珠"的盛誉。

  近日,一尊来自中国的清铜鎏金佛像现身德国巴伐利亚州(Bayern)肯普滕市(Kempten)的库尔灵拍卖行(Kühling)。这尊佛像吸引了来自英国、意大利以及中国的藏家,终,这尊起拍价仅为100欧元(约合人民币823.72元)的佛像被一名中国买家以2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89.46万元)的高价拍得。

  明代"白"瓷器主要以适应市场需要的造型为主,除部分订制外销的产品外,大部分造型都是民间百姓常用的日常器具,如碗、盘、盆、杯、碟、壶、炉、盒、洗、盏以及文人墨客和宗教方面的用品、陈设品等。明代是德化陶瓷史上瓷塑艺术为繁盛的时期,当时作品很多,如观音、达摩、弥勒、如来、寿星、关公、童俑以及各种瓷塑人物造像。同时还造就了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一批瓷塑艺术大师。其中尤以何朝宗的瓷塑雕像具特色,被誉为"东方艺术"、"世上二的珍品"、"可与米兰的断臂维纳斯相媲美......"。"白"瓷以其工艺和艺术的独到之处,赢得了世人的公认,在中国陶瓷工艺史和世界陶瓷工艺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明清佛像对比

  明代佛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姿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莲座边缘有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金水成色,黄中泛红为明代标准色。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