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历来受到世人好评。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这些带有异域风格的作品体现明代时期对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情况。
在与西域长期的交流中,中国的文化艺术逐渐吸收了西域的风格特点,瓷器是各类艺术样式中较突出的代表。汉代的西域胡人陶俑、唐代的三彩骆驼以及各式各样的胡人俑、宋代的瓷制皮囊壶等等,都是典型的带有西域风格的陶瓷实物。
明宣德青花「水波双龙」图------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6-10-13
明宣德青花轮花绶带扁壶--------价格:RMB3,660,000----日期:2016-02-16
明宣德青花「水波双龙」图------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7-01-13
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6-09-26
明宣德青花「水波双龙」图------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6-12-10
近几年永宣青花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宣德青花轮花绶带扁壶--------价格:RMB1,280,000----日期:2016-02-23
明宣德青花镂空花卉海浪纹------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9-19
明宣德青花轮花绶带扁壶--------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7-11-03
明宣德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9-26
明宣德青花梵文出戟盖罐--------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04-15
永宣青花瓷器以浓艳幽深的青花色泽为著称,这得益于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是一种用于青花瓷器的着色原料,是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期间,从西亚向我国输入的一种制瓷原料。这种色料的特点是凝重幽艳,其晕散现象更是独树一帜。由于料中含有较高的铁质,而且含锰较低,所以常出现深浅不同的色泽,浅处为天蓝色,浓重处则呈现出靛色,并带有类似铁锈的结晶斑点,且微凹不平。
青花是我国传统的颜色釉,它是用氧化钴作着色剂,在坯体上描绘各种花纹,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1300℃左右)在还原气焰中一次烧成的。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器:“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从扬州的唐青花瓷片和收藏在香港冯平山博物馆的一件唐白釉蓝彩三缶可以看出,我国早在唐代已经开始了青花瓷器的制作,但还属于原始阶段。
充满了西域风情的青花瓷器,不仅得到外国王室的喜爱,也同时受到明朝宫廷的认可,它们独特的造型和新颖的纹样超尘脱俗,不同凡响,大有将相之风,为一代青花瓷器之冠。它如此地灿烂,不仅得助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明,而且得助于伟大的艺术,是中国瓷器装饰融汇外来文化的光辉典范。
永乐青花卧碗,仿镶金银碗。宣德青花执壶,仿铜执壶。宣德青花僧帽壶,仿铜僧帽壶。宣德青花深腹沿盆,仿镶银铜深腹折沿盆。宣德青花罐,仿陶罐。宣德青花无裆尊,仿黄铜器座。宣德青花八角烛台,仿九角铜烛台。宣德青花敛口钵,仿铜钵。宣德青花笔盒,仿镶银铜笔盒。宣德青花葫芦扁瓶仿银双耳葫芦扁瓶。
具体到各种纹饰,几何原理的应用,环带、开光、分段切割、多角对称的处理手法,加之普遍密集的花纹布局都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广泛使用的西蕃莲纹样(一种团形的多叶莲花)就是从痕都斯坦,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东部一带的玉质盘子上的蕃莲图案移植过来的。明代文献中多次提到的"回回花"就是这种纹样,永宣青花瓷器上的回回花装饰无所不在,即使是传统的龙凤纹样,也总是以西蕃莲为底衬的。有的则干脆书写可兰经的语录,直接歌颂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