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除了以色泽艳丽明快著称外,独特的“分水”技法更是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分水”是青花瓷器借鉴中国水墨“皴法”用笔创造出的一种渲染技巧,明青花末期已经出现,康熙时达到高峰。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的料水对画面进行渲染,使画面呈现出明暗、浓淡等不同的色调效果,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这种白的白瓷很吸引当地陶工,开始模仿。到了12世纪,波斯仿制中国白瓷用的是白胎,所用材料主要是碎石英和玻璃,10%以下是瓷土,这些材料可1塑性差,不够精巧。总之,阿拉伯世界的陶瓷生产,在时期十分兴旺,产生了重要的白底彩瓷,这白底彩瓷的产生,灵感来自于唐朝邢窑、宋朝康熙等白瓷的传播。可见康熙白瓷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清康熙月白釉柳叶尊------------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6-01-11
清康熙月白釉柳叶尊------------价格:RMB2,310,000----日期:2016-07-07
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7-04-09
清康熙青花龙纹瓶--------------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7-04-15
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价格:RMB2,330,000----日期:2017-01-06
近几年康熙民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康熙青釉海水云龙纹三弦尊----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6-08-09
清康熙月白釉柳叶尊------------价格:RMB2,250,000----日期:2017-08-12
胭脂红釉马蹄杯一对------------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7-03-09
康熙民窑瓷器------------------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6-11-06
康熙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唐代归属定州,故称康熙。至宋代有较大发展,以烧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原为民窑,北宋后期专烧宫廷用瓷。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价成交的官窑瓷器,绝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窑。
2013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瑞莲溢芳:张永珍博士雅藏康熙御制珐琅彩瓷”专拍,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盌在11口叫价后,由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宝斋”创办人翟健民先生以7,400万港元/950万美元高价投得,刷新清康熙瓷器拍卖纪录。
在宋代,瓷器生产以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康熙五个窑口为有名,后人将它们统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其中,位于我省曲阳县境内的康熙是中国古代白瓷生产的杰出代表。据史料记载,康熙创烧于唐、极盛于宋、衰落于元,因宋时曲阳隶属定州,故称康熙。
一只康熙中期民窑山水纹盘,其口径为27.8厘米,底径17厘米,高约6厘米。边纹是两枚青翠的竹子图纹,盘内是一幅气势宏伟的山水画。远近的山峰层次分明,树木郁郁葱葱,颜色艳丽。两山之间有一条宽宽的河流,两岸住有乡民。河一条小船正在划过,右岸的几棵大树底下,坐着一位悠闲自得的垂钓者。整幅图画结构合理,画风纯朴,具有典型的清康熙时代特征。
元代以后,青花以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纹饰以及釉下彩永不褪色的特点,逐渐取代其他品种成为景德镇瓷器的主流。入清以后,景德镇民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产品质量日臻精细。至康熙时,青花的艺术水平已达高峰,其中许多精品完全可以与官窑媲美。康熙民窑青花的色泽差异很大,早期以灰蓝或蓝黑为主,色泽深沉浓重;中期青翠艳丽,层次分明;晚期以灰蓝色为主,颜色浅淡灰暗。其中以色泽明快的中期青花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