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8 16:03
天价频传,吸引了更多藏家为瓷器驻足。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瓷器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保持着每年20%的涨幅。在我国近亿人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当中,以“捧瓷大军”为,而为琳琅满目的瓷器品种当中,青花瓷又拔得头筹。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较为昂贵的一种,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古中国制作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藏品造型规整,胎体厚重,胎釉结合紧密,釉色饱满而呈鸭蛋青,莹润如玉,釉面有明显缩釉。青花发色深蓝,衬托整盘气氛肃然,所用青花钴料为当时国内的传统青料,整器画工点涂技法运用娴熟。青花纹饰质朴自然,线条流畅,浓淡相宜,雅俗共赏,实为青花瓷之上品佳器。润透的白瓷、精美的青花纹饰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国传统青花文化与水墨文化的完美结合。
早在2001年伦敦交易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交易出1568.8万英镑(约合1.6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其品市场上价格甚至也高达十几万元。随后,在香港春,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盌”以2306万元成交。就近期,在香港春季交易会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红螭虎耳方口扁瓶”的成交价为6325万港元,成为此次交易成交价高的交易品。
瓷器本身难以保存,再加上从古代到现在,中国几经风霜的历史,青花存世已经可以说是稀有,这更加吸引了人们对青花瓷的追捧。青花瓷因其存世稀少,价格之高,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青花瓷的美丽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捧者。青花瓷带着它为传奇的故事,穿越历朝历代留存到现在,是历史留给人类伟大的艺术财富。
中国青花器不论品相如何,其工艺技术和美术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清代龚轼《景德镇陶歌》中早有诗哥传唱青花:“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青花艺术是和谐的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千百年来让人们为之赞叹。
本公司近有幸征集到一款瓷器瑰宝“青花瓷盘”,藏品高:2.3cm,口径:14.5cm,底径:8.3cm。藏品胎质细腻、釉质滋润,白底衬以蓝色花纹,给人以清新、雅洁的感觉,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又由于彩在釉下,纹饰不易磨损、褪脱、呈色稳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公司自创立以来始终追求专业化服务,遵守行业规则,倡导规范自律,积极推动古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公司秉承“品味艺术、品质生活”的理念,恪守“让艺术融入生活,让生活变成艺术”的宗旨,致力于搭建艺术品(瓷器、玉器、字画、紫砂壶、田黄、佛像、铜镜、家具、漆器、木雕、珠宝、翡翠、奇石、名酒等)高端服务平台;鉴于国内古玩艺术品市场鉴定领域的现状,我们可联合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等著名鉴定专家,为全国藏家的藏品进行鉴定服务。
征集范围:
名贵宝材:人参、何首乌、灵芝太岁、各种动物宝、麝香等;
各朝钱币:民初晚清各版本金币银币铜币等;各朝代古钱币;
古玩杂项:鼻烟壶、青铜器、佛像天珠、紫砂壶、名贵木材等;
晶莹宝石:红蓝绿宝石及原石、各类奇石、各类陨石、化石等;
高古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红山良渚文化、孝粉碗;
古籍善本:名人书画、宫廷书画、古旧书籍、古医书、等等;
珍品瓷器:清三代瓷器、瓷板画、青花瓷、珐琅彩、五大名窑;
公司推出国内全球网络博物馆,通过网络将艺术品嫁接到网络博物馆进行展示和宣传。将传统展馆与互联网及三维技术相结合,再通过艺术策展,传播,达到虚实结合,优势互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通过网络真实感受艺术馆及艺术品,用在线互动的方式身临其境的体验网上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