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鉴定会同通宝去哪家公司权威

时间:2017-11-12 00:28

  会同通宝辽代所铸年号钱,始于太祖建元神册后的"神册通宝",但未见实物。圣宗之前的钱币存世少见,价值较高,这些钱币有:太祖天赞通宝,太宗天显通宝,世宗天禄通宝,穆宗应历通宝,景宗保宁通宝,圣宗统和通宝。兴宗以后的钱币比较多见,详见附表。此外,辽代还有一部分非年号钱币,如,大辽天庆,通行泉货,助国元宝,千秋万岁,天朝万顺等等,传世存量不一,但也不多,大辽天庆和通行泉货更是屈指可数。辽代中晚期货币虽然相对较多,但与其它朝代的货币相比,数量仍是极小的。

  辽代钱币有其特殊的风格,旋读汉文,隶兼八分,制作不精,笔意粗拙,色泽偏红。从太祖时的天赞到天祚帝时的天庆,这二百年时间里,钱文及形制均一脉相承,可见辽代铸钱有明显的传承性。

  辽代钱币素有“上八品”和“下八品”之称。所谓“上八品”是指辽代早期(统和年号之前)铸造发行的八种钱币。因辽早期所有发行铸造的钱币皆发行量少,或属象征性铸造,故而存世极少,实属难觅。辽上八品计有:“通行泉货”、“会同通宝”、“天赞通宝”“景福通宝”、“天显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及“统和元宝”等。辽“上八品”中以“统和元宝”版式多。其中有一种“统和元宝大字背星月”未见任何著述,实属难得,弥足珍贵。

  会同年号虽然经历了10年,可是后来的一千多年里,会同钱币实物却一直没有露面,直到1989年,收藏家冯毅才发现了枚会同钱币。1989年,冯毅在辽宁朝阳一个废品收购公司回收的废旧铜钱堆里拣选发现了这枚钱币,此钱重四克,生坑绿锈,经多位钱币专家鉴定为真品。对此,著名钱币学家戴志强说:这是继天禄通宝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当补辽史之缺。随着我国大兴土木,民间探宝,鉴宝的开展,至今发现的会同通宝钱已有多种版别,钱币总数达二十几枚。

  会同通宝----------------------价格:RMB5,820,000----日期:2016-09-26

  “天赞通宝”背上仰月----------价格:RMB5,280,000----日期:2017-05-13

  “会同通宝”铜币--------------价格:RMB4,640,000----日期:2016-04-25

  辽应历通宝辽应历通宝----------价格:RMB1,820,000----日期:2017-05-23

  辽应历通宝--------------------价格:RMB5,980,000----日期:2017-07-20

  “会同通宝”铜币--------------价格:RMB2,450,000----日期:2017-07-19

  会同通宝----------------------价格:RMB4,540,000----日期:2016-06-17

  “会同通宝”铜币--------------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6-04-19

  辽·“重熙通宝”、“寿昌------价格:RMB3,960,000----日期:2016-09-14

  西夏“光定宝”、辽“重熙------价格:RMB4,790,000----日期:2016-08-24

  会同通宝是中国古代辽国(契丹国)铸行的金属方孔圆钱之一。始铸于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即公元938年。会同这个年号一直用到公元947年,那年耶律德光改元为大同。关于会同钱币,《辽史》和其他古书以及以前的钱谱中均无记载。现实有关“会同通宝”的史实,都来自会同钱币发现。

  辽是契丹族建立的,他们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自产铜自铸币,仍以汉文为钱文。所铸货币多不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契丹族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低下。

  辽代铸钱早期受五代影响,后期受宋钱影响较大,多是小平钱,铸量较少,制作多粗糙,钱文多为汉文,书体隶兼八分,没有对子钱,辽钱中“天显通宝”、“会同通宝”、“保宁通宝”十分罕见。

  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兴建的国家。公元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国家,国号契丹,后改为辽。建国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渐渐进入货币经济阶段。辽所铸年号钱中,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隶书;太宗时有天显通宝;穆宗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这些钱流传极少。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还有大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