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祖钱据澳大利亚媒体11日报道,7月25日一群文物爱好者在北领地埃尔科岛进行一个星期的寻幽探险活动时发现了这枚铜币,上面有“乾隆通宝”的字样。该团体的成员欧文说,这枚铜币显示在乾隆年间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可能与中国有贸易往来,这是次在澳北部地区发现中国铜钱,中国商人当时可能到达澳北部买海参。
欧文说,这个“乾隆通宝”铜币也可能是望加锡人由印尼南下向澳大利亚土著人买海参、或由中国商人向澳土著人买海参时付的铜币。在澳土著居民的口述历史中,也谈及中国商人来过澳大利亚,并提及用中国铜币作为钓鱼用的铅坠。
埃尔科岛是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土著居民居住的小岛,曾在上世纪40年代发现过一千年前非洲钱币,而这批钱币是如何来到此地的,至今尚无定论。
乾隆通宝铜钱有哪些特征,乾隆通宝铜钱,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版式很多,钱文方面京局的多用宋体,宝浙局多用楷书,宝陕、宝川两局用隶书,但大多数地方钱局用宋体。新疆红钱部分局背满文,其他则背维文和满文。那么乾隆通宝铜钱有哪些特征呢
乾隆通宝铜钱藏品特征:这是一枚铜质钱币,钱币是内圆外圆形。钱币的外圆直径是2.8厘米,厚度0.18厘米。在钱币的正面刻
相关背景资料:雕母又叫祖钱,经审核通过后,作为铸造母钱之用。我国自宋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当出新钱,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也就是雕母或祖钱,铸钱时用祖钱作模,翻铸母钱。雕母钱文精美,字口深峻,每个字的笔画都非常清晰,绝无粘连模糊,而且笔画比同版本的流通钱要细瘦,从细部看还保有手工镂刻的痕迹。
“乾隆通宝”、“嘉庆通宝”----价格:RMB3,370,000----日期:2017-03-09
“乾隆通宝”、“嘉庆通宝”----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7-05-13
清小平大样“乾隆通宝”背------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7-05-23
清小平“乾隆通宝”背“宝源----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6-05-07
清乾隆白玉带皮“乾隆通宝”----价格:RMB3,190,000----日期:2016-06-09
清小平“乾隆通宝”背“宝源----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4-19
“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1,680,000----日期:2016-04-13
乾隆通宝·天下太平------------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7-07-02
乾隆通宝·天下太平------------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7-06-03
清小平“乾隆通宝”背“宝源----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7-07-06
清代钱币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各个朝代。清代的雕母钱,我们常见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同治通宝”等。清代钱币的特点:一个皇帝只用一种年号钱,虽然铸量大但形制比较简单;除个别例外,所有的年号钱均称通宝。普遍做法是把皇帝的名号以汉文铸在正面,而将各个钱币铸局的字名以满文铸在钱币的背面。雕母钱是不参与流通的,存世量很少,因此很具有收藏价值。
清朝钱币银子下面是银元,银元一看面值,二看成色。相当于百元。银元下面铜板,铜板上印的一般都是“元宝”或“重宝”,这种相当于几十元钱币。钢板下面是铜钱,就是“孔方兄”。外圆内方。这种相当于的硬币。早期康乾盛世时国家有钱,就不值钱,后来多次赔款,国家没钱,就值钱。
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面文为老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左右上下序读,光背无文,xp钱径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规整,赤铜,为女真族代贷币,距创有文字仅50余年。汉文钱,面文真书,直读光背,钱径2.6厘米,重4.6--6克,传世汉文钱少于满文钱,然较顺治以下诸钱为少。铸行量不大,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为小平大型。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为奇特。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发行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