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市场上哪里拍卖良渚文化玉器价格高

时间:2017-11-20 02:48

  良渚文化玉器其表现手法有圆雕,浮雕,透雕和细若发丝的繁密阴刻线等。良渚玉器的阴刻工具是采用硬度比玉高的打制石器,如玛瑙,水晶,黑曜石等,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源于此。

  纹饰的种类也不多,具代表性的是在很多器型上均有发现的主题纹饰--神人兽面纹!这类纹饰采用阴线刻加浮雕的手法,将虚实有别的神人与兽面,和谐巧妙地布与方寸之间,使人感受到神人高高在上,主宰着世间万物,而世人无不对他顶礼膜拜。

  此玉雕饕餮覆面,四角雕刻有或繁或简的由兽和神人组成的神人面像,此类良渚玉器往往出自相当高等级的墓葬,此玉的沁色呈为灰白色,受沁较重的呈鸡骨白状,是良渚文化玉器典型特征。

  在收藏流通领域中较为罕见,价值不菲。

  传说中认为此物可能是与图腾崇拜有关的某种物体的转化物,是寓宗教、祭祀于一体贯通天地的法器。又因拥有琮的墓主均属显贵,故玉琮也就成为死者生前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良渚文化消亡后,玉琮不仅为殷商所继承,而且琮上雕刻的神徽也成为商周青铜礼器装饰的母题——庄严、神秘的饕餮纹。

  良渚文明典型的器物,就是玉琮。这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由于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玉琮被认为是人与神沟通的渠道,“内圆外方”又被理解为“天圆地方”,为古代中国人奉行几千年的世界观注入文化基因。

  仔细观察,玉琮上刻着一个图案:瞪着双眼,戴着羽冠的男人,骑在一只野兽身上,他伸出手臂钳住兽身,疾驰而来。这就是良渚文化上著名的“神面兽首”图。专家介绍,在太湖流域遍布着的良渚文明遗址、墓葬,的玉琮上都有这图案。这说明,5000年前,苏、锡、常,上海、浙北,居住着一群拥有共同信仰的部落。同时发现了大形祭台遗址,证明神权已经高度集中,环绕太湖的,是一个上下统治体制几近完备的“国家”。良渚文明的发现证明,“母亲河”不仅是黄河,长江也是“母亲河”。

  华夏典藏国际拍卖公司近几年对良渚文化玉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5-22

  良渚文化玉钺------------------价格:RMB4,320,000----日期:2016-03-17

  玉琮--------------------------价格:RMB3,330,000----日期:2017-05-09

  良渚文化玉仲翁----------------价格:RMB5,350,000----日期:2016-01-11

  良渚文化时期兽面纹玉琮--------价格:RMB1,830,000----日期:2017-03-04

  良渚文化玉琮王国宝--------价格:RMB4,110,000----日期:2017-06-28

  良渚文化兽面纹玉琮------------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7-03-19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6-06-18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黄玉镯------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6-07-18

  良渚文化兽面纹满旋纹冠状器----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7-06-23

  作为《良渚玉工》主编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邓聪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本书所反映的良渚玉器的几点创新之处:将微刻技术与王权紧密相连,提出微刻技术应当代表了良渚文化中的王权,为当时的王者或贵族阶层所垄断;提出良渚玉器在生产上可能存在不同阶层的玉工;提出良渚玉器价值等级递变的概念等。

  距今大约5000年,是中国东南部新石器时代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良渚文化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工艺精湛,极具特色,成为新石器时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相对于红山文化玉器的原始和粗犷,良渚文化玉器更为细腻、繁缛,是新石器时代玉文化发展的高峰。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材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玉器中装饰品有:珠、管、璜、镯、带钩、鸟形佩、鱼形饰、人形佩、冠状器等。

  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较前取得了长足进步,石英砂已被广泛应用,考古工作者在寺墩良渚文化墓中以发现可以琢玉的石英砂,管钻法已普遍运用到钻孔技术中,在良渚文化墓中就曾发现有管钻剩下的棕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