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字画黄慎花鸟画对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和艺术成就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齐白石57岁时,第三次到上海,在五四新文艺运动的氛围之中,遇到了艺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同乡人黄镜人招饮,获观“黄慎画真迹《园图》;又花卉册子,八开,此人真迹,余初见也。”当时他对黄慎的放笔写意画尚不太能接受,以不以为然的态度评论道:“此老笔墨放纵,近乎荒唐,较之余画,太工,微刻板耳。”不过,相较之下,他已经警觉到,自己的画是拘谨了些。
几天之后,他大彻大悟,毅然反省道:“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然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黄慎(1687-1770年)是“扬州八怪”中的全才画家之一,也是“扬州画派”画家中少有的以画人物见长的画家。他字恭寿、恭懋、躬懋、恭寿、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自幼家贫,一生奔波于福建、上海、扬州等地以卖画为生。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中年以后变为粗笔写意。他擅长人物、花鸟、山水,书法、诗文亦佳,是清代中期首屈一指的书画名家。
黄慎创作的《携琴仕女图》肯定不止一幅,如《扬州八怪画集》上就有此类画本著录,但所著录者是黄慎雍正甲辰年(1724年)所写,是黄慎初到扬州后的作品,据说为泰州博物馆所收藏,画幅尺寸也小于此幅,且图上也没有题诗。黄慎曾自评曰:“其画凡三等,得意者题诗其上,次则识以岁月,再次只署瘿瓢二字。”此幅虽较著录者的作画时间晚了一年,是雍正三年(1725年)秋天之作。但这一年正是黄慎由工笔到写意转变的关健一年。故而艺术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在黄慎艺术研究上也重要的多。尤其是上面还有作者自题四言长诗一首,并且还记有作画的时间和地点,落款钤印也相当清楚。
华夏典藏国际拍卖公司近几年对黄慎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黄慎花鸟一件扇片金笺----------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7-05-04
黄慎四季人物故事屏四屏纸本----价格:RMB3,580,000----日期:2016-05-09
黄慎--------------------------价格:RMB1,120,000----日期:2016-09-10
黄慎二仙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2,580,000----日期:2017-03-13
黄慎二仙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4,570,000----日期:2017-06-04
黄慎人物----------------------价格:RMB2,770,000----日期:2016-04-08
黄慎献寿立轴设色绢本------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6-11-20
黄慎二仙图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5,290,000----日期:2016-05-05
黄慎--------------------------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7-09-03
黄慎人物一件立轴纸本----------价格:RMB5,240,000----日期:2016-01-11
《携琴仕女图》,纵168厘米,横65厘米,纸本水墨。上写一位娥眉小口面目清秀的女子,正携琴而行,呈猛然回首之态。女子头梳环髻,前发垂额,鬓发垂颈,头颈转向右侧。她左腋下夹一张琴,左手托琴身,琴头向前下倾;右臂自然下垂,体态委婉,右手的姿态正是一位操琴者的习惯性手势,巧妙地表现了其歌妓的身份。裙摆动感表现了其正在行进中,说明她为生活所迫,正急匆匆前去赶场。或应招为富家子弟献艺,为富商大贾的婚娶盛会演奏古琴。此图以楷书写五官,所写女子眉清目秀清纯可人。虽说是参加演出,但丝毫没有欢乐的影子,一缕淡淡的忧愁凝结于眉宇之间。
此图以草书写衣纹和形体,所写衣纹线条流畅,顿折分明,富有节奏感。所写形体自然生动,前胸、腰、及臂部都十分得体,显现了曲线美,有婀娜多姿之态。在画仕女头发时,既不是根根丝描,也不用浓淡晕染的方法,而是破笔簇写,妥贴自然地表现了浓密的层次,有发丝缕缕的质感。画中女子虽无娇艳动人之处,却含有一种委婉的凄苦,给人以素净典雅的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