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大清铜币权威鉴定收购热线

时间:2018-02-07 03:19

  据中国钱币史略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铸已西宣统年造大清铜币。清·宣统三年(1911年)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铸币。宣统二年(1910年)9月,度支部奏定“币制题例”,废两改元,确定单位名称为“元”,以钱为本位,一元为主币,重库单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伍分,一角三种钱币,五分钱币及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为大乐事。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清铜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大清铜币二文黄铜试样----------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7-11-01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白铜----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1-28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二文----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6-06-08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试铸样----价格:RMB1,540,000----日期:2017-02-15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7-12-23

  近几年大清铜币市场成交的价格:

  丙午1906年户部大清--------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7-09-07

  大清铜币二文满穿双花红铜试----价格:RMB2,210,000----日期:2016-06-24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试铸样----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6-09-20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7-04-14

  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钱----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6-07-11

  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在按铸地省局名,按年号,按材质分门别类收藏当十铜圆时,尚容易分辨,而按龙图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

  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但是“大清铜币”存世量极为稀少,一般古玩市场上的多为品。如今“大清铜币”价格一路狂飙,导致情况越演越烈。

  这枚金币是1911年大清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样币。上个世纪初,清王朝内部围绕单位是沿习旧制用“两”,还是适应时代、与世界接轨而用“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后由维新派主张的“元”单位占了上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奉命试铸“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该币直径38.4毫米,正面中间和上方分别有“大清银币”汉字,下为“宣统三年”的字样,背面有蟠龙图案和“ONEDOLLAR“壹圆””英文字样,分别铸有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大尾龙、反龙等十余种样币供选,并铸以少量金质样币,恭呈御览。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图案的样币未能通过而,曲须龙图案的银币中榜并正式铸行,广为流通。

  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4春季拍卖古钱币专场上,成交记录可谓风光无限: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一文铜币,NGC-MS65评级,终成交价位2.8万元;PCGS-MS64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成交价为1.7万元;PCGS-MS62BN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鄂二十文,早估价仅为1-1.5万,终成交价达到10万元,可谓震惊全场。

  的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图案的银币,存世极罕,十分珍贵,为海内外钱币收藏家竭力追逐。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银币”在海外拍卖会以1.3万美元成交。1997年,在上海古玩拍卖会上,长须龙、反龙图案银币分别以人民币17万、6万元的价格成交。而作为样币中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币”更是凤毛麟角,备受瞩目。

  价格飙升快的也是清代银币,广东龙洋、湖北龙洋、造币总厂币、江南币、户部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宣三、川龙等主币系列精品,2005年以来是一场一个价。这些系列银币各自有着广泛的收藏群体,是市场上的主力品种,它们的拍卖成交价格,反映了收藏市场的行情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