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奇石而言,总供应量是不会增加的,而需求人数却迅猛增加。不光中国大陆,凡中华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连欧美人士也青睐中华赏石。上品石价格长期稳步上升也就理所当然,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经济周期性演变和博弈中走高。奇石近年来被收藏界看作是大有可为的艺术品投资亮点。在藏石界同样流传着不少财富神话。
奇石的“奇”主要见于画面石和象形石两种,前者为多。画面石的大特点容易出画成字。与象形石相比,画面石更符合我们对书画内涵的认知,容易发现也容易受到大众喜爱。但由于成因概率较小,除了极少数画面奇特、画意深邃如黄河石《人之初》、金海石《哪吒》等带有传奇色彩的画面石,可圈可点的精品虽层出不穷,能够成为经典的却很少。
本公司近几年对象形奇石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917年作牡丹奇石图立轴----价格:RMB2,910,000----日期:2016-02-27
吴昌硕1844~1927------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6-04-09
于非闇1940年作牡丹奇石----价格:RMB1,750,000----日期:2016-03-21
于非闇1940年作牡丹奇石----价格:RMB2,920,000----日期:2017-09-25
山水纹奇石--------------------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1-12
近几年象形奇石市场成交的价格:
百灵鳄鱼----------------------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4-18
于非闇1940年作牡丹奇石----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6-06-21
1917年作牡丹奇石图立轴----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7-12-18
奇石“虎视”------------------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6-07-23
陶成仙卉奇石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1,590,000----日期:2016-12-20
奇石在收藏界上极其受欢迎,精品奇石,更是难得一遇。往往只要有精品奇石出世,会引起轰动,是名符其实的石激起千层浪,在香港、国内、欧洲等会上精品奇石早已是“一石难求”的局面,古玩市场早已销声匿迹多年,若有出现,多为“后加工”精品的奇石。
珍藏奇石画在一定水平上能体现珍藏者高品位文化的条理、格调、修养。也是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充实体现。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艺术是人们高境界的憧憬。人为文化艺术品的品种无数,价值有限;而自然奇石艺术品少而又少,奇石“少女迹”具有、稀缺、艺术、不行再造的性子,无价之宝,甚至可以到达“无价”之宝的价值。
玩石之风,在国内收藏界越来越盛行,业界流传一句话:“有价,奇石无价”。玩家们抱着冷冰冰的石头,越玩越上瘾。随着奇石收藏市场的成熟,并且由于资源不可再生,升值空间巨大。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奇石展销会和拍卖会,投资奇石前景十分诱人,有收藏家透露,一块有特殊价值的奇石在价格上甚至可以抵得上北上广的一套别墅。
既然奇石已经从纯粹的收藏领域走进商品市场的范畴,那么,奇石的价格就应该有据可依,就应该趋于合理。致使那种漫天要价,亦或一不留神就上当受骗的事情才能更少一些,奇石产品才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才能得到更多普通爱好者的眷恋(敢于投资了),奇石市场才能有序的稳定发展下去,奇石市场的壮大也是所有奇石爱好者的终愿望。
我国目前天价“亿元奇石”已有四块:银川收藏家手中的青海黄河奇石《人之初》、由北京市人民收藏的内蒙古产的玛瑙石《鸡雏出壳》、银川收藏者手中的一块玛瑙石《岁月》、北京收藏者手中的《中国版图》奇石。媒体对于这几块奇石“铺天盖地”的炒作,更使这些天价奇石神秘莫测。
当今奇石收藏热中又出现了一股“象形热”。所谓“象形热”,就是指奇石爱好者钟情于集藏各种状如动物、人物、器物、植物等天然造型的奇石。在各类象形石中,人物象形石倍加受宠,这是因为这种奇石的出形率极少,尤其是形体完整、造型生动的人物象形石,更是可欲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