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中,袁世凯“签字版”则出类拔萃地被收藏爱好者所钟爱。一类是民国三年天津造币厂试铸的意大利制版人的英文签字版;另一类是袁世凯的左侧面像后颈部位的签字版。以上两类(5种)均为样品币,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其市场收藏价值极高。
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北洋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本公司近几年对袁大头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袁大头银中华民国三年----------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7-11-13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一枚----------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7-03-06
袁大头金币--------------------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7-07-25
镶"袁大头"壹圆刻龙银盘------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7-12-05
甘肃版/军阀版"袁大头"六----价格:RMB3,660,000----日期:2016-10-27
近几年袁大头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一枚----------价格:RMB3,960,000----日期:2017-06-21
甘肃版"袁大头"壹圆MS6----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6-07-10
甘肃版/军阀版"袁大头"六----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7-05-18
镶"袁大头"壹圆刻龙银盘------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7-08-05
甘肃版"袁大头"壹圆MS6----价格:RMB2,910,000----日期:2017-06-17
在上世纪80年代时,一枚“袁大头”仅为100000元~200000元;在2004年前后时,其价格已上涨到50万元左右,此后价格一路高涨,由100万元涨到180万元,
今年是“袁大头”价格狂飙的一年。从年初到现在,中华民国三年造的“袁大头”价格上涨了50%以上;而民国八年造的“袁大头”年初时每枚200多万元,现在已飙升至300万多元了,价格翻了一番。
据了解,今年5月,北京2015拍卖会的古钱、银锭、机制币专场上捷报连连,一枚广东七三反版7.3钱银币以218.6万元高价成交。在目前市场上,即使是普通的“袁大头”,也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百元左右涨到现在的几十倍,升值幅度颇大,一些品相好的更是不用说了。
近两个月来,拍卖市场上近现代机制币继续火热成交。由于1915年距今刚好一百年,当年铸造的钱币成为市场争夺的热点,壹元面值银币多以万元以上单价成交。与1911年辛亥当年发行的钱币相比,1912年银元的价格差异较大,地方发行的军饷、代购币稀缺性较强,更值得藏家关注。
“袁大头”,是对铸造于民国初年镌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壹圆银币的一种俗称。因其首铸于民国三年,又有称“民三”者,此类别称由来已久。作为民国军阀银币的领头羊,“大头”系列对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袁大头”银元的诞生,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辛亥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
热衷于银币收藏的藏家王建忠也告诉记者他鉴定银币真伪的好办法:将银币在一块试金石上擦拭几次,直至出现道道银白色的擦痕,然后在擦痕上滴入盐酸和硝酸。这时,如果是真币,擦痕上的混合液体呈乳白色,则呈无色透明状。如果银币含银量不,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体也呈现乳白色,但不够浓郁。含银量越少,其浓郁度就越低。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银元是舶来品,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市面上有像三帆银币、竹子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一些发行较少的银元。其中流传广、影响大、存世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