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玻璃种翡翠手镯能找到买家吗

时间:2017-04-01 13:58

  出手玻璃种翡翠手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uwang135 

  每天提供公司最近成交记录,权威专家在线免费鉴定!

  玻璃种翡翠手镯从2002年至2010年,翡翠价格一直维持着稳步上行的态势,但是进入2011年之后却出现走下坡路的迹象。“主要是跟整体经济情况有关,现在珠宝市场整体都有回落,黄金价格也降了一些,由于翡翠的个体差异很大无法详细地评估价格变化幅度,但是能感觉到买家的出价意愿下降,商家也会迎合市场适当调低价格。”平洲翡翠商会秘书长蓝丽君说。

  1.06亿港元在你眼中或许只是一个数字,如果再具体化一些,它的价值可以是一条天然翡翠珠链。上月28日,天成国际2012年珠宝及翡翠秋季拍卖圆满结束,总成交额达4.05亿港元,成交率以价值计算为81%。而全场焦点是一条由23颗直径介乎17.35至20.71毫米组成的珍罕天然翡翠珠链,终以1.06亿港元的高额成为本季拍卖之成交价拍品,并创下新的单件翡翠珠宝世界拍卖纪录。

  2017国内玻璃种翡翠手镯价格市场行情及走势

  这条珠链的玉珠不但尺寸巨大,粒粒晶莹剔透,而且整条珠链的色泽均匀圆润,质地细腻,形状饱满,实属收藏品。如今优质翡翠价值之昂贵已与钻石、祖母绿相差无几了。近年来,随着翡翠价格不断地攀升,其保值、投资的功能甚至越过佩戴的实用功能。在艺术品市场上,翡翠也是投资客和大收藏家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翡翠号称玉中之王、玉中,从清代皇室到平民百姓都极为喜爱。翡翠以其细腻无比的玉质为世人所赞誉,以青翠欲滴之娇美为世人所倾倒。翡翠以色彩丰富、晶莹剔透著称,经过大师们的精心雕刻及独特创意,使之更具美态,极具升值空间。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经过数千年的采挖,翡翠玉料越来越少,堪称“资源紧缺、一料难求”。相比于其它收藏品,翡翠收藏具有风险小、投资回报率高、能提高自身修养等特点,因此受到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玻璃种飘花宽条手镯-----------估价:RMB1,955,000---估价日期:2016-01-06

  玻璃种翡翠手镯---------------估价:RMB5,775,000---估价日期:2015-11-05

  玻璃种翡翠手镯---------------估价:RMB5,175,000---估价日期:2014-03-21

  玻璃种高翠圆条手镯-----------成交价:RMB51,750,000---成交日期:2015-04-22

  玻璃种翡翠蛋面项链-----------成交价:RMB15,640,000---成交日期:2015-10-20

  玻璃种翡翠手镯---------------成交价:RMB5,175,000---成交日期:2016-04-27

  玻璃种高翠圆条手镯-----------成交价:RMB51,750,000---成交日期:2016-07-01

  老坑玻璃种观音---------------成交价:RMB24,150,000---成交日期:2016-03-23

  2017年玻璃种翡翠手镯的成交价是多少

  纵观近年来拍场出现的各类珠宝,被亚洲人欣赏的还是钻石和翡翠。二者中,更容易把握的是钻石,它的品质和价格相对更透明,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受众和市场;而翡翠则是亚洲人的爱,拍卖场上的翡翠以年代分为两类,一类是清代及民国的老翡翠摆件、首饰等,另一类是当代的翡翠首饰、摆件,其中清宫翡翠拍卖的行情远不及当代翡翠。

  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翡翠价格平均每年涨幅约为18%,2010年至今翡翠价格涨幅更是超过30%。从2011年初开始,受翡翠主产地缅甸坊间“翡翠涨价”的传言影响,国内市场的翡翠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相关数据也表明,2006年以来翡翠价格年均保持30%—50%的增长;2010年,50%的涨幅还只是一般类翡翠的价格涨幅。古玩翡翠的价格上涨更加让人咋舌,可以高达数倍。

  上海古玩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正规艺术品公司

  纵观近几年来的收藏市场,总体成交数据呈现出连年下滑态势,以至于市场上关于“回调”的探讨不绝于耳。然而,在每年的春秋两大拍卖中,却总能冒出一些“任性”成交的“亿元”拍卖数据,给低迷的市场提振信心。事实上,正是这些大收藏家们的“任性”表现,为助推艺术品市场整体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心支撑和资金源泉。

  要说收藏圈里的“任性”帝,恐怕非刘益谦莫属了。因为他的每一次出手几乎都以天价追逐精品为主,且常常高调,因而广为业界“熟知”。笔者翻阅了其近的几次大手笔拍卖:2014年4月,他以2.81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同年11月26日,又以3.48亿港元拍下了被誉为唐卡之王的十五世纪“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2016年11月以1.139亿港元拍下“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弘纹瓶”;而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成交的张大千《桃源图》,买家正是刘益谦。

  这一系列出手,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只能以“有钱任性”来理解了。但深入分析,对于收藏家而言,艺术品收藏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手段。其中精品资源是十分稀缺的。这就为投资留下了潜在增值空间。这也正是刺激收藏家参与的源动力。因此,面对转瞬即逝的精品资源和投资机遇,大收藏家往往只能通过“任性”举槌报价争抢。因为他们懂得:这一次得不到,在不确定的未来出现时,价格只能更高。收藏投资者作为艺术品的投资人,同时也是艺术品市场价位的推手和受益者。正是因为他们在两者之间不断转换身份,终促成了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服务范围:古玩鉴定、古董鉴定、艺术品鉴览、艺术品拍卖、销售展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