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 永乐 青花梅瓶登临新鸿基2015年春拍

名称:珍品 永乐 青花梅瓶登临新鸿基2015年春拍

供应商:古董经纪人

价格:24800000.00元/件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

手机:15362056820

联系人:张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75801240

更新时间:2021-02-07

发布者IP:101.245.193.159

详细说明

  珍品“永乐”青花梅瓶登临新鸿基2015年春拍永乐一朝窑事兴盛,上承宋元,中泽宣成,下启康乾,为有明一代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开创之功甚伟,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隽品迭出,其中青花一项,尤为精绝,色泽深翠,式样精妙,明代文人品评甚高,谓之“发古未有之名品”“其价几与宋器埒矣”,备受后世推崇,本件落款为“永乐年制”的“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即为永乐御窑之无上隽品。

  本品高46厘米,为永乐青花梅瓶之大器,端庄典雅,挺拔饱满,唇口,短颈,丰肩,外壁青花纹饰自上而下,绘画运笔苍健,点染深沉,充分借鉴国画的笔墨意韵,得其法度,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颇有明初宫廷院体画家孙隆没骨折枝花果画的风范。线条粗细并用,青料浓艳,铁斑深沉,为苏麻离青之典型用料,表现出发色晕散效果令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凝重雄浑之美,一如朱明盛世,威加四海之气势。底部浅圈足,胎质细腻,抚之光润如玉,瓶内壁饰以亮青釉,施釉均匀平整,修胎细腻。类似作品可见于北京故宫、首都博物馆及瑞士玫茵堂收藏,存世相似范例不超过十件。

  在艺术市场上,永宣梅瓶历来备受藏家珍视,一直是市场追逐之热点。2011年秋,来自于瑞士玫茵堂的一只与本品大小及纹饰均相符合的永乐梅瓶以1.66亿元港币的高价成交,2014年春,尺寸器形相对本品为小的一只高约28厘米的永乐青花梅瓶在香港亦创出4828万元港币的佳绩,又如2008年美国纽约戴张萍英基金会收藏的一只永乐甜白釉暗刻龙纹梅瓶也以2299万人民币的价钱落锤。

  此瓶以花卉为图、果实为案,通过有序的布局,使各纹饰比例协调完美,起伏的节奏将空间布满。这种以植物花卉为主题的特色,也符合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以植物和图案装饰为艺术主题的美学观。将带有延续性的枝叶、充满生机的花果勾勒于器表,这种寓意纯洁高尚的装饰效果,深受帖木尔帝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喜爱。再者,永乐皇帝北修紫禁、六下西洋、亲征漠北、编纂大典之余、更疏浚大运河、沟通南北、造船业的空前发达。大运河的疏通和造船业的空前发达,使南北交流日益迅捷,帝国广大疆域内的各地四时花果齐聚于皇帝御前。故而岭南的荔枝、江南的枇杷、西北的葡萄、中原的石榴等,方能同时出现于永乐青花梅瓶之上。这几件文治武功的大事,使得成祖文皇帝治下的大明帝国在十五世纪前半叶立足于世界文明之巅。珍品“永乐”青花梅瓶登临新鸿基2015年春拍

  此种明清御窑厂对宫廷旧藏前代名窑作品加以彩绘或改制、仿制的例子并不罕见。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有在款识较淡的成化斗彩器物上后加红彩隆庆、万历款识;又如台北故宫藏有康熙时为试制珐琅彩,曾以永乐甜白釉盘为胎上加珐琅彩花卉图案的范例,可见清初皇室对永乐御窑风采倾慕不已。盖因永乐御窑品格之美,为中国陶瓷之高峰,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创新发明极多,器类与釉色之丰富,为此前所未经见,其中青花一门,极负盛名,终明之世,精光不泯。永乐时期青花器物书写年款的虽然少,却开启了明清两代官窑器物书写朝代年款的先河。清宫内府典藏丰富的永宣佳作,以致雍乾二帝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领略永宣御窑之风采,从而对永宣御窑各方面的艺术成就取得深刻的认识,由慕古转而摹古,如雍正皇帝就曾命将清宫旧藏宣窑瓷器交由景德镇御窑仿制,并特别说明不必写年款,以期竞技于古人。对内府收藏当中缺失配件的器皿,往往谕旨御窑厂补造,以得成全之美。而乾隆亦尚古非常,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下令,将前朝的作品堂而皇之刻上乾隆款识。不仅见于瓷器,珐琅、漆器等亦存在此情况,如台北故宫博物馆所藏的两件漆盘“明永乐 剔红双层牡丹纹圆盘”及“明 剔红云龙纹圆盒”,均为乾隆帝将前朝之物改款而成。珍品“永乐”青花梅瓶登临新鸿基2015年春拍

  据清宫造办处文档记述:“雍正七年四月十一日郎中海望持出葫芦式磁壶一件。奉旨:将此壶交年希尧照其款式仿烧造几件,其釉水如不能十分像,些须深浅亦可,将原壶上添一盖。”如此所凝积的美学思想使得他们由钦慕古物转入摹古抒情之际,更具独特的艺术视野,往往撷其最精华之处组合化裁,既保留经典元素,又另见新意。除命本朝御窑烧造之外,更是如本件将永乐遗物加以黄彩, 故本件作品可作为雍正皇帝慕古情怀影响下的经典佳例,亦是明清两代御窑的一次跨时空合作,值得格外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