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中华文物检测鉴定研究院专业从事古玩艺术品第三方公正检测服务、技术咨询的企业。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卓越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从事古陶瓷、古青铜器、古首饰、镀层测厚、材质检测、年代检测。目标是要通过公正、严谨、高效的服务,成为集多种检测能力为一体的国际性古玩艺术品专业鉴定检测单位,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欢迎有藏品来咨询和鉴定。我中心采用全球最大真空仓室能量色散X光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陶瓷、贵金属进行无损伤快速精准检测。中心建立有历代众多窑口,各个时期官窑、民窑数据库。
以前的碳14检测,需要取样,对检测器物尤其是薄胎陶瓷是很大的伤害,采用仓室能量色散X光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可以完全避免。
机器科技检测还不能完全取代专家目测手试法,两者相结合,更能够得出一个完善而准确的结论。
第一步是初检,初检目的是分辨是否有人为添加的化学成分,是否基本符合古代瓷器特征;第二步,通过初检后才能进行全面检测,在不同位置分别测胎、釉和色料4个点,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给出分析报告;最后一关是我们和古陶瓷专家一起做综合评估,自然科学和人文相结合,包括从器型、胎质、釉色、绘画风格、文化内涵和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这是中华文物检测鉴定研究院鉴定流程。
走经验与科学结合的道路
目前,民间陶瓷检测鉴定机构使用的数据库主要由《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中500多个古瓷器样本和博物馆藏品的数据所组成,没有明确统一的参考标准,数据没有合理的波动范围,关键是缺乏必须的微量成分数据,同样一件艺术品,这些不同的民间科学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很可能不一样。
“这些民间检测鉴定机构不严谨的检测,亵渎了科学的严谨和严肃性,让藏家逐渐以为科学的检测也不靠谱,文物市场的混乱由此越演越烈。曾有一位景德镇高仿商自信地说:“瓷器的化学组成我都能仿得一模一样!”中华文物检测鉴定研究院发言人解释说:“你做不了,主量成分可以仿,但微量做不了。百万分之几的含量,十万分之几的含量是难以仿制的,如果真品的某种微量元素相对来说高,现代原料比较低,那还好办,只要将微量元素逐一加进去。但反过来不行,原来比较低,现代原料的某些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你就很难减到符合要求。”
在建立准数据库的研究工作中,考古组还顺便做了仿品数据库。“艺术品拿来测试,跟仿品数据库一对上号了就是假的。从2005年开始积累仿品数据库。本来不是有意识去做,但仿品多了以后,就收集了各种仿品特征。与“眼学”相比,科学鉴定本来就有有巨大优势,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鉴定办法也有缺陷。通过材料材质、化学成分含量、老化痕迹等来确定真伪是技术手段,至于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则需要人文科学的专家来确定的,“没办法量化的东西我们就没法弄,所以‘眼学’不可能被淘汰,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和科学相结合。我们国家鉴定人才培养也最好是文理兼有的专业,既有陶瓷考古的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