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9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明永乐年间的巨型刺绣《刺绣红唐卡》拍出3087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的高价,创下当时亚洲织物类拍卖品价格新高。
这些活生生的数据足以说明晰商场对古唐卡价值的高度肯定与需求。高价藏品的成交并非偶尔,而是商场需求之必然趋势。今秋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推出一副宋元时期观世音唐卡属于唐卡壁画的艺术珍品,展现了十分浓厚的艺术风范,对于研究宋元时期唐卡艺术的风格与题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唐卡起始的准确年代,至今尚无定论,但它源于壁画是毋庸置疑的。有学者认为:早的唐卡是绘制在兽皮之上的,它应起源于牧业文明的雅砻文化时期。但我们认为它至多是唐卡艺术的萌芽。真正意义上的唐卡,画芯和装裱都离不开棉、麻、丝、帛这些农业文明的成果。所以唐卡的起源应是在松赞干布从雅砻迁都逻些(拉萨)之后。因为在这之后,西藏藏族地区,才真正进入农业文明时期。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代唐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康熙释迦牟尼----------------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7-08-01
清代缂丝佛像唐卡--------------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6-02-08
御制大乘和尚唐卡--------------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7-09-17
季宏敏时代之光布面油画--------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6-04-19
清代坛城唐卡------------------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6-01-07
近几年清代唐卡市场成交的价格:
弥勒菩萨----------------------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7-06-08
清代坛城唐卡------------------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3-17
清乾隆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价格:RMB3,580,000----日期:2017-08-16
清代刺绣财富天神唐卡----------价格:RMB3,880,000----日期:2017-06-02
缂丝释迦牟尼佛坐像唐卡--------价格:RMB1,390,000----日期:2017-06-26
去年年底,内地藏家刘益谦在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会上以3.48亿港元的价格拍得明永乐年间御制刺绣“红夜摩”巨幅唐卡,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高纪录。之后,唐卡一路火了起来,朋友圈里销售唐卡的微商突然多了起来,连商丘一些藏家也开始关注起唐卡行情。唐卡到底有多火,看看市场表现就明白。
在清以前,基本上明代、元代的唐卡背景中没有任何的风景、没有鲜花,没有亭台,越到后面,清晚期,背景画的越来越丰富、繁琐,把许多元素都画进去,所以画面的构成也是一个鉴别方法;第三,通过画布,早期画布幅面很窄,是手工制作的,后期的画布是机器做的,幅面较宽。现在市面上的唐卡有一大批是做旧的,做旧和真正包浆,布面的感觉是不同的。
业内专家介绍,年代久远的元代及以前的传世唐卡,在国外藏家或博物馆均有收藏。这些藏品大部分由财团或大家族收藏,保存甚好,极少流通,被用作研究或观赏。因此,在拍卖场上屡屡创下高价的均为明清时期的作品。
市场风云变幻,唐卡价高也可能是“昙花一现”,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可轻易估量。“水月堂”唐卡珍藏馆馆长肖君海这样总结:“一幅唐卡就是一座移动的寺庙。唐卡悬挂的地方,就是画师终生的道场。”
说到唐卡的流派,现在主要是三个流派。一个是发源于明代晚期,勉拉同族所创作的门赤画派,山南地区创作。第二个是勉拉同门师兄弟创造的钦则画派,钦则画派相对画风威猛,门赤画派是优美慈悲的寂静像。再晚一点出现由昌都地区创造的嘎玛嘎孜画派,叫嘎孜画派,这个画派更多是吸收了汉画的青山绿水、云遮雾绕,而且敢于把佛像画在不是中心位的置。直至今日嘎孜画派依然影响着人们的唐卡创作,很多人都很喜欢。
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收藏正逐渐得到藏家的认识与关注,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唐卡更是不断升温。尤其是2006年唐卡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后就逐渐成为收藏市场上的一颗新星,其价格翻倍上扬。我市唐卡收藏家简先生介绍,虽然近几年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与国外相比不仅价格整体偏低,而且仍属于小众收藏,所以唐卡收藏潜力依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