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藏传佛教艺术品收藏正逐渐得到藏家的认识与关注,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唐卡更是不断升温。尤其是2006年唐卡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之后就逐渐成为收藏市场上的一颗新星,其价格翻倍上扬。我市唐卡收藏家简先生介绍,虽然近几年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与国外相比不仅价格整体偏低,而且仍属于小众收藏,所以唐卡收藏潜力依然较大。
据报道,共计6位藏家参与了这件清代唐卡的争夺战,各方态度异常鲜明——囊中之物!经过几分钟的较量之后,来自亚洲的一位私人藏家终以151万美元的价格成功将之购入囊中。这一价格使得该件清唐卡作品一举摘得纽约苏富比“教化图案:虔诚的艺术作品与绘画”拍卖专场的桂冠,并成为纽约亚洲艺术周为令人津津乐道的焦点。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代唐卡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乾隆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6-07-17
御制大乘和尚唐卡--------------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6-11-04
清代缂丝释迦牟尼五佛唐卡------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6-11-11
近几年清代唐卡市场成交的价格:
四臂观音、双身莲师唐卡--------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6-10-16
清代缂丝释迦牟尼五佛唐卡------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3-23
缎地刺绣释迦牟尼佛唐卡--------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7-05-14
清代缂丝欢喜佛唐卡------------价格:RMB3,590,000----日期:2017-04-08
老唐卡的颜料大部分取之自然颜料,种类也不单一,全部由画工自己加工制作,在材料上分为矿石类、植物类、材类、动物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现代做唐卡也有选用水彩材料的,而水彩材料的唐卡价值就要低了。胡先生的这幅唐卡从颜色上来看属于矿石类,这一点决定了其收藏价值。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公元617—650)兴起的绘画艺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宗教色彩及独特的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品的宝物。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唐卡艺术于2006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完整的故事。内容多以佛像和经变故事为主。唐卡所表现的内容都是佛教深邃奥秘的哲理,用图符造型信息达到传播教化众生的目的。随着国家及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唐卡的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2005年,内地唐卡收藏市场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一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推出“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专场,5幅唐卡拍出4件,估价60万至80万元的明初打籽绣岩传甘露漩明王唐卡拍至137.5万元,这件唐卡也是内地首件价超百万元的唐卡。也是从此开始,内地唐卡收藏市场随海外市场一同升温。
一幅画工精美的作品,一般需要花费半年到两年的时间来创作。传统的唐卡使用的都是矿物颜料,颜色是通过研磨矿石,植物或动物而得到的。由于矿物颜料不能混合,所以,画师进行创作时,一般是将颜色一层一层往上覆盖的,这样的工作一般需要做二三十遍。
唐卡被誉为“随身佛”,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卡艺术发源于西藏,以勉唐、勉萨、钦孜、噶玛噶赤等流派为主,其他藏区的唐卡基本是将西藏某一流派唐卡与当地本土艺术结合后的衍生品。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遗后,唐卡才进入国内收藏家们的视线,并于近年内价格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