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分析,通常,海外拍卖行带来的佛像是几十年没有出现过的精品,而且又是名家收藏过的,比如安思远的专场。因此,在多重因素下,国内大的买家都热衷于到海外的拍卖市场去买艺术品。
业内分析,随着佛像艺术品成交活跃,在瓷器杂项市场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并且成为瓷器杂项市场中的亮点。国内买家将触角伸向海外,原因是国外拍卖机构提供的瓷杂品质以及规模都远远高于国内。
现今在与佛教艺术有关的领域中,无度的放任自由倾向比较严重,随意发挥超过对于宗教精神的维护和敬重。此次对于千年之前观音古像的重塑,是石观音寺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像作坊”工程所打造的尊圣像,严格遵循造像法度,融汇艺术美学与信仰情感,是一次如法如律敬造圣像的有效实践,也是一次有益示范。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观世音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观世音菩萨--------------------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7-03-23
明15-16世纪铜观世--------价格:RMB4,190,000----日期:2017-09-06
清铜鎏金四臂观音像------------价格:RMB5,810,000----日期:2017-05-24
南无观世音菩萨镜心纸本设色----价格:RMB5,820,000----日期:2017-05-17
观世音菩萨--------------------价格:RMB5,690,000----日期:2017-12-15
近几年观世音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白芙蓉观音像------------------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10-11
白芙蓉观音像------------------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6-11-05
清金属雕铸普陀观世音及十八----价格:RMB3,230,000----日期:2016-12-02
明15-16世纪铜观世--------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6-08-15
南无观世音菩萨镜心纸本设色----价格:RMB1,670,000----日期:2016-04-27
对此,古玩文化在此次艺术沙龙上指出,这种市场提振是由于2014年末,上海藏家刘益谦在香港3.1亿元天价入手明永乐唐卡引起的,“这说明一个高价拍品带动了整个板块行情的情况是比较明显的。”
据了解,近年来不少佛像艺术品藏家进入到海外拍卖场追拍,在海外拍卖场上,不少佛教题材的藏品均为华人拍得。
作为佛教的器物,鎏金佛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一尊制作精美、纹饰绚丽的鎏金铜佛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历朝历代的鎏金佛像又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工艺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武汉黄陂石观音寺,自千余年前的启建之日起,即以“观音道场”为立寺之宗。在石观音寺拜观音,在慈悯光中蒙熏陶,成为周边美善人心的缔造之基,成为一方诚信和谐氛围的重要保障。
尽管如此,佛像在收藏投资业界的市场占有率远没有达到所谓的饱和阶段,价格还有不断上扬的趋势。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的佛像成交价还是偏低。这首先缘于“历史原因”,也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整体氛围有直接关联。有专家认为,艺术品收藏市场对专项收藏品的细分要达到“成熟化”和“透明化”,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且这种成熟和透明是相对的。艺术品收藏依赖于人们主观的经验、审美、价值取向等因素,因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细分在宏观引导、微观梳理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其发展方向与趋势,有很大的比重取决于收藏人群总体素质的提升和意志的变化。佛像算是古董珍玩中的一个小门类,真正留存下来的精品几乎都保存在寺庙中,在艺术品市场存世量有限,很难做到市场再细分。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像艺术亦随之传来。早期的佛造像多见于石雕石刻,随着佛教的兴盛,鎏金佛像开始出现。大多形体小而精致,便以携带供奉于佛寺和佛龛,或纳藏于佛塔地宫之中。正史中首次有明确鎏金佛像记载的,见《三国志》,“笮融大起浮屠祠内有一尊金铜佛像”。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因丝绸之路得风气之先,所以佛教较南方东晋更为昌盛。这一时期,佛像大量制作,人们将信仰和寄托融入了各种材质各种形式的佛像之中。目前中国现存早的有明确记年的鎏金佛像实物就出自后赵建武四年(338年),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南北朝时期,我国佛教进入了发展时期,佛像艺术在新的时代风气影响下也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这时鎏金佛像也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