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智慧身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其身黄金色,结三摩地印,种子为逳(hri^h!),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其身为白黄色或真金色,闭目,身着轻衣,跏趺坐于宝莲上,结入定印。其种子为筟(sam!),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初开之莲花。
资料显示,明代时期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造像”,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到了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与香港毗邻的澳门,自今年春季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挺进,标志着其艺术品市场的形成,在10月5日该公司的秋拍中,佛教文物上拍了24件(佛教造像20件),成交15件,总成交额为885.73万港元。24件拍品中,金铜佛像、饰件占15件,成交9件,第104号高33.5厘米的明中期铜鎏金多臂观音菩萨像以310.5万港元成交;石质佛教文物7件,成交4件,第90号高34厘米的唐中期雕天王头像以123万港元成交;瓷质的2件所有成交,第107号高108厘米的清康熙景德镇窑素三彩佛塔以195.5万港元成交。
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阿弥陀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7-02-10
明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7-06-19
明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7-12-11
明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2,620,000----日期:2017-12-09
十五世纪阿弥陀佛像------------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7-06-18
近几年阿弥陀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康熙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2,870,000----日期:2016-12-09
10四至15世纪阿弥陀佛像----价格:RMB5,580,000----日期:2017-05-21
明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7-04-08
清康熙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4,610,000----日期:2017-10-12
清康熙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4,140,000----日期:2017-07-03
目前备受佛像收藏爱好者关注的佛像多为金铜佛像,尤其是明清两代的金铜藏传佛像的艺术及收藏价值为被收藏与投资者们青睐,其中又分宫廷造像与西藏本土造像之别。而以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钦定的官式造像“永宣佛像”的艺术与经济价值为高。鉴别永宣佛像首先从时期特点来看。永乐时期的佛像,分为前期和后期。
隋唐时期,佛像艺术随着国家的统一,政治、经济的强大和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佛教造像不再亦步亦趋于外来模式和手法,而是向着个性化、理想化的新型模式发展,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五代两宋时期,佛教艺术开始走向世俗化,佛像艺术中应有的神圣性和理想主义精神大大减弱,而世俗的现实性成分大大增加,佛像艺术带着浓重的世俗审美特征。元代佛像艺术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的艺术形式,即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和影响。明代嘉靖时,佛教艺术重新回归到汉地传统艺术风格独立发展之路。特别在万历时期,汉地佛教造像艺术独盛一时。到了清代,在康熙、乾隆的扶持下藏传佛教再度大兴,藏传佛像艺术又重新占领内地艺术舞台。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咱们了解到,明清金铜佛像近年来在香港和内地拍卖商场屡创天价:2005年上海翰海秋拍,一件明铜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其时内地拍卖商场佛像成交高价;2006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铸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凭仗1.166亿港元的成交价轰动一时;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以7010万港元成交,为当年开了好头。
寺庙中的布袋和尚塑像的两旁常有一副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容”是对人情世态采取宽容的态度;“笑”是笑世人的贪婪、奢侈和自寻烦恼。
师佛铜像高29.5厘米,铸制于明代。师佛头绾螺髻,两耳下垂,双目微启,面貌慈祥,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师佛身穿右胸袒露的长袍,左掌摆在腹前,右手拿着物。
师佛全称“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众生只要念师佛的名号,就可以不入畜生、地狱恶道,可以解除生老病死等苦难,让众生消灾延寿,求得安乐。所以千百年来,他又被人们奉为“大医王”,而受到广泛信奉。